华利集团全球领先的运动鞋专业制造商(附20页报告)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5-09-20 | 3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为节选内容


如需更多报告,联系客服13699799697(微信)


或者,扫码阅读报告




 

1. 华利集团: 全球领先的运动鞋专业制造商

1.1 公司简介 深耕运动鞋履制造二十余年 积极发展合作客户

华利集团是运动鞋专业制造商。华利集团全称中山华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4年 9月,主要从事鞋履的开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是全球领先的运动鞋开发设计、制造商,为全球知名运动品牌提供开发设计和生产( ODM)服务。

 公司主要为 Nike、 Converse、 Vans、 Puma、 UGG、 Columbia、 Under Armour、HOKA ONE ONE等全球知名运动品牌提供开发设计与制造服务,主要产品包括运动休闲鞋、户外靴鞋、运动凉鞋 /拖鞋等。

 公司管理总部及开发设计中心位于广东中山,生产制造工厂位于越南、多米尼加及缅甸等地,贸易中心位于香港、中山和台湾。公司员工超过 10万人,年产鞋履约 2亿双,是世界多家知名运动鞋履品牌的主要制造商和策略合作伙伴。

1.2 产品介绍:聚焦运动休闲鞋类 及海外客户

公司运动休闲鞋、户外靴鞋、运动凉鞋/拖鞋“三线并行”。 华利集团主要产品为

运动鞋,包括运动休闲鞋 、户外靴鞋、运动凉鞋 /拖鞋等。其中,运动休闲鞋涵盖跑步鞋、健走鞋、篮球鞋、足球鞋、板鞋、休闲鞋等;户外靴鞋涵盖雪靴、登山靴、徒步鞋、休闲羊毛靴等;运动凉鞋、拖鞋涵盖运动凉鞋、运动拖鞋、休闲凉鞋、休闲拖鞋等。


图片



与华利集团实力接近的同行业公司包括丰泰企业、钰齐国际、裕元集团。

 丰泰企业成立于 1971年,以制造运动鞋为主要业务,总部设于云林科技工业园区,量产工厂遍布中国、越南、印尼与印度,生产运动鞋数量占主要客户 NIKE全球销售量的六分之一。

 钰齐国际成立于 1995年,以研发及生产各种专业运动鞋和技术含量高的专业防水透气户外鞋为主要业务,前身为台湾钰齐企业有限公司,集团营运总部进驻云林科技工业园区,陆续于中国、越南与柬埔寨设立生产工厂。

 裕元集团成立于 1988年,以运动鞋及便服鞋制造为主要业务,品牌客户包括Nike、 adidas、 Reebok、 NewBalance、 Asics、 Timberland、 Rockport等,分别于中国、印尼、越南、美国、墨西哥及其他亚洲地区均设有厂房。

1.3 股权结构:创始人家族持股 87.48% 股权结构相对稳定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聪渊家族,家族式持股,股权结构集中。

公司在 2017年 7月14日之前由张 志邦家族控制的中港发展全资持股,之后张志邦家族五人通过成立俊耀集团和中山 浤 霆对华利有限进行控制 。 截止 202 3 年末,华利集团主要股东包括俊耀集团( 84.85 %%)、中山 浤 霆( 2 .63 等 。发行人实际控制人张聪渊家族五人通过全资控股智尚有限、耀锦企业、忠裕企业、 昇 峰企业、万志企业,合计持有华利股份 8 7.48 的股权。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稳定、集中,利于提高公司决策效率。

公司核心管理层结构清晰且稳定,从业时间长,制鞋与管理经验丰富。

公司管理团队稳定,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大部分具有几十年鞋履制造的从业经历,生产管理经验丰富,在生产管理人员中,在公司服务 10年以上的超过 800人。此外,公司实际控制人张聪渊家族 5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鞋履的开发与制造,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构建了成熟的业务体系,有利于公司的正确决策和管理运营。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运营管理系统规范、高效。

公司具有规范的流程体系 及系统化的员工培训制度。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深耕鞋履制造行业,通过不断总结,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企业业务流程体系、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现代管理体系。此外,公司建立了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从原料投入到 最 终成品均符合客户产品质量标准和要求。

2. 行业分析:运动鞋行业机遇挑战并存

2.1 运动鞋产业链分明 经营模式特点突出

按功能及穿着场景,鞋履可以分为盛装鞋、运动鞋、专用鞋等三大类。

鞋履为双脚提供支撑和保护,减少凹凸不平、粗糙或锐利的接触面的影响,除基本防护功能外,也具有时尚装扮功能,人们亦会在不同的场合下按功能和风格选择穿着不同的鞋子。从构成来看,鞋履基本由鞋面、鞋垫、防震片(非必有)、底台、大底构成。

华利集团主攻鞋履中的运动鞋类板块,运动鞋是根据人们参加运动特点设计制造的鞋子。 运动鞋注重功能,强调缓冲、减震、防滑、高弹、力量推动等,同时,运动鞋融入大量生活化、休闲化、时尚化的设计元素,使运动鞋履产品不仅适用于特定的运动,也适合在日常生活中穿着,运动鞋很好地承载了消费者对功能性、时 尚性、舒适性及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运动鞋履行业产业链由原材料提供商、品牌商、制造商、渠道商构成,华利集团位于制造商地位。 上游原材料领域包括纺织、皮革、橡胶、化工四大产业;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参与者包括运动鞋品牌商和运动鞋制造商;下游主要是销售环节,包括运动品牌直销商和运动鞋零售商。其中华利集团位于产业链中游的运动鞋制造商地位。

运动鞋履行业经营模式特点突出,根据行业发展格局,可分为两大种类:品牌运营与制造分离模式和品牌运营与制造一体模式。 目前华利集团和全球多家知名的运动鞋履品牌采用品牌运营与制造分离模式,少部分采用品牌运营与制造一体化模式,部分企业同时采用上述两类模式,如安踏体育、特步等。

2.2 制造技术壁垒高 品牌客户门槛高

技术特点:运动鞋履生产工艺繁杂,工序超过180道。 从生产工艺流程来看,以布料、皮料等原材料加工程序后制成鞋面;布料、 EVA等鞋材经贴合、裁剪工序打磨制成鞋垫;使用橡胶、化工原料制作底台、大底等。在鞋面、鞋垫、底台、大底准备好后进行后序成型生产。经过成型前段的打孔、粘合等工序,成型中段的粘合、烘干等工序,成型后段的冷粘或者硫化等工序后形成成品鞋,经质检合格后包装入库。

客户特点:品牌客户选择供应商的门槛高,供应商数量逐步下降。

全球知名的运动鞋鞋履品牌企业在选择制造商时,会重点考察客户的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批量生产能力以及产品质量性能等全方位要求。对于新的制造商,品牌方一般会进行约 1年的考察和验厂,而当制造商成为合格的供应商后,初期只能获取少量订单,之后品牌方会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以及持续评估,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后制造商才有可能成为客户的核心供应商。与此同时,由于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影响,运动鞋品牌商的产品库存走高,头部品牌开始精简供应商数量,更加倾向于与在质量等反面表现优异的供应商合作。

2.3 运动休闲鞋行业增长迅速 市场潜力 大

全球鞋履消费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根据 Statista数据, 2022年全球鞋履市场规模达 3820亿美元, ,2023年至 2028年的预测市场规模也在稳定增长,增长率维持于4%左右。 2020年至 2022年,全球鞋履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约为 5.53%,可见在公共安全卫生事件影响之后全球鞋履行业逐步回温。

运动鞋类板块增长迅速,其中运动休闲鞋类板块增速最 大。 根据 Statista数据预测,运动休闲鞋和专业运动鞋两个板块从 2022年到 2028年的增长率分别达 35%和28%,位于鞋类细分板块的第一和第二名,高于皮鞋等其他鞋类。

华利集团营收集中的运动休闲鞋行业景气度高,增长率稳定。

从 2020年至 2022年,全球运动休闲鞋行业已经分别实现 629.7 656.1 727.2亿美元的市场规模,YOY依次为 - 10.84%。 2020年以来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使运动休闲鞋类行业短期承压, 2021年已经逐步恢复。从 2023年开始,预测运动休闲鞋全球市场规模将从近年的高速增长逐步转变为年增长率为 5%的中速稳定增长。

奋起直追,中国运动休闲鞋行业快速发展。

根据 Statista数据显示,除 2019-2021年运动休闲鞋市场受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影响短期承压以外,中国运动鞋市场呈快速上升态势。 2022年国内运动鞋市场规模达到 150.6亿美元,同比增长率达到22.84%。运动鞋市场依托运动行业高景气度,未来成长空间大。

2.4 龙头公司寻求全产业链布局延伸 制鞋中心转移

中国鞋履代工行业竞争激烈,代工公司专注于鞋业全产业链的布局延伸。

中国拥有成熟的制造基础设施、大规模的劳动力和丰富的经验,一直是鞋履代工行业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在国内市场,宝成工业、华坚鞋业、金帝集团、东艺鞋业和双驰企业等代工公司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些知名代工公司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体系,实现对制造过程的更大控制。许多企业积极拓展自由零售渠 道,并致力于构建自有鞋类品牌。此种战略转型能够提升企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制鞋产业正向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转移。

制鞋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和转移受到劳动力资源、原材料配套供应、政策环境以及销售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劳动力资源是 最 重要的因素之一,产业不断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转移,目前制鞋产业正向越南、印度、印尼、缅甸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转移。根据葡萄牙制鞋业协会发布的《 The World Footwear 2020 Yearbook》显示, 2019年,亚洲鞋履产量占比为 87.4%;其次是南美洲,占比为 4.7%。

3. 核心竞争力:低成本 +强研发 +高产能 优质客户深度绑定

3.1 头部客户资源优质稳固 新客户持续发展

公司销售客户主要为全球知名运动品牌运营商,客户资源优质。

通过长期的稳定经营,公司凭借多年沉淀的开发设计能力、良好的产品品质、大批量供货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积累了宝贵的全球知名运动鞋客户资源,与多家主要运动服饰市场前十大品牌达成合作。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是 Nike、 VF、 Deckers、Puma、 Columbia、 Under Armour 公司的鞋履产品的主要供应商,是 Converse、UGG、 Vans、 Puma、 Columbia、 HOKA ONE ONE、 Cole Haan 等全球知名品牌的鞋履产品的 最 大供应商。

公司与前五大客户通过签订销售框架合同及销售订单的形式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与 Nike 旗下 Converse 品牌以及与 VF、 Deckers、 Columbia 等客户均合作超过 10 年以上,与 Nike 品牌从 2012 年开始合作,与 Puma 从 2013年开始合作。 2017-2020H1,由于公司生产规模效应凸显,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充足、稳定,主要产品生产工艺成熟,生产人员技术熟练,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持续增长,销售收入具有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同时主要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为稳定。

相对于部分主要竞争对手,公司的客户结构更为均衡,经营稳定性更强。

2023年,公司来自第一大客户 Nike的收入占比为 37.83%,而 2022年 丰泰企业来自 Nike的收入占比超过 80%,与华利集团相比,丰泰企业的运营情况更容易受到特定客户问题的影响。 华利 客户结构总体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对单一客户不产生重大依赖,有利于公司分散风险、稳定收入并拓宽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机会和收入。

Nike向公司采购额稳步提升,公司有望通过 Nike采购份额的提升来增加营业收入。 2018-2022年, Nike向公司的采购额 CAGR为 25.35%,快于丰泰企业10.82%),也快于公司的营业收入 CAGR 13.51%)。从采购额净值方面来看公司的采购额远低于丰泰企业,说明公司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基于 Nike与公司优良的合作历史以及公司作为优质ODM的各项能力得到品牌认可,公司有望通过头部品牌对公司采购份额的提升来增加公司的营业收入。

公司通过完整成熟的销售流程来与新客户达成实际合作。

公司与潜在客户初步接触达成合作意向后,客户对公司的生产工厂资质等进行认证,在获得客户的供货资质认证通过后,公司与客户签订框架合同。公司根据客户提供的设计平面图稿或客户的设计需求进行开发设计并制成样品,客户确认样品并下达订单,公司生产产品销售给客户并按协议规定收款。

公司坚持“ 优质多客户模式 ”的客户策略 致力于成为已有客户的核心供应商,有望与国内优质品牌达成合作关系 。 对于老客户而言, 公司有望在第一大客户Nike的份额进一步提升,主要是由于公司擅长的产品与 Nike的需求相吻合,休闲鞋和慢跑鞋占 Nike的比重很大,而这些产品是公司重点发展的领域。对于新客户而言,公司未来的订单规模大小将取决于新客户品牌的市场规模。公司目前在根据客户的订单规划积极扩张产能,在产能允许的情况下,公司将有望与优质的国产品牌合作。

3.2 经验丰富 研发能力行业领先

公司重视开发体系建设,已建立完整成熟开发业务创新流程。

公司成立了各品牌独立的开发业务中心,开发业务中心下设开发部、业务部、检测部、技术部及样品材料采购部。开发部按各品牌的鞋型系列分别设立各开发小组;业务部按职责分为订单、报价与 BOM部,主要负责产品订单业务的开发对接、成本核算与报价、形成生产 BOM 单等;技术部主要包括鞋底、鞋面、样品以及技术转换部,技术转换部主要负责样品的生产、生产技术的支持、生产流程工艺标准化及改进等与生产工艺相关的技术;样品材料采购主要负责材料采购工作,检测部主要负责对原材料的检验及样品的测试等。

公司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不断融合自动化技术。

公司从事运动鞋履的开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凭借对鞋履行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深刻理解,深度参与鞋履的开发设计过程,将品牌客户的创意设计产品化,公司积极开发更高性能、更舒适、更环保的制鞋材料。公司创新和融合的自动化技术包括:开发设计技术、新材料技术、生产工艺技术、自动化生产技术。

公司多类核心生产工艺技术行业领先,产品生产降本增效,已拥有多项研发成果转化。 在生产工艺技术上,公司生产鞋履采用冷粘、硫化工艺, 3D打印、数字化、镭射切割等先进制造技术在公司得到应用。公司在多年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模具、鞋底等制造,以及鞋面编织、制程上,这些技术在满足产品的多样性、功能性、个性化等方面,以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同时,公司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不存在技术纠纷。截至2023年 12月 31日,公司已获授权专利 139项,其中发明专利 20项。

公司研发投入稳定,研发人员数量逐年递增。

2018-2023年,华利集团研发费用年复合增长率为 4.87%,研发投入 及研发投入占比均有小幅上涨。 2020-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上升明显,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增长率达到 32.87%,此举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并帮助公司推陈出新,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3.3 产能扩张进展顺利 于印尼建设新工厂

公司产能进展顺利,预计未来公司产能持续爬坡。

公司大部分扩产项目投资进度符合预期,其中越南宏福项目、越南上杰项目、越南立川项目、越南弘欣项目、越南永弘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公司根据预期的订单情况,在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扩建、新建厂房及附属工程。

为提升运动休闲鞋产能,公司将编织鞋面扩产项目变更为印尼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由于运动休闲鞋流行趋势的变化和鞋面材质的发展,公司预计未来几年编织鞋面运动鞋需求相对稳定,公司的编织鞋面产能基本可以满足当前客户的订单需求。随着健康意识增强及运动风气盛行,运动休闲鞋需求旺盛,公司需要提升运动鞋产能来缓解产能压力,现有产能已经无法满足客户订单快速增长的需要。

考虑到缅甸政局变动、国际经济形势、资金支付便利和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公司调减部分募集资金,投入 印度尼西亚鞋履生产基地(二期) 建设项目。 由于缅甸政局变动,缅甸世川项目投资进展缓慢, 并且目前缅甸币对美元及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缅甸政府采取 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造成缅甸世川项目募集资金闲置。由于信息系统升级项目实施周期比较长,考虑到资金支付便利和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计划用境外自有资金继续投入信息系统升级项目。同时,公司的产能已趋于饱和,为满足客户未来订单快速增长的需要 ,公司将在印尼建厂来持续提升运动休闲鞋生产产能。

印尼工厂地理位置优越,能为公司带来较大产能提升。 印尼制鞋业快速发展,根据葡萄牙制鞋业协会资料显示, 2019年,印尼位于全球鞋履产量的第 4名,仅次于中国、印度、越南。印尼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经济增长平稳,通过在印尼新建工厂,可以为公司进一步扩大产能,并且分散生产基地集中的风险。 印尼两期工厂预计产能合计 5000-6000万双 /年 2024 年上半年,公司预计越南的两家新建工厂(一家成品鞋工厂和一家鞋面、鞋底等半成品工厂)、印度尼西亚一家新建工厂(成品鞋工厂)将逐步投产 。

3.4 规模化与 自动 化生产 +合理运用 区位优势 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采用品牌运营与生产制造相分离的模式,专注于专业鞋履制造。

公司在品牌运营与生产制造相分离的模式下,受品牌方委托,根据品牌方要求设计开发产品并提出专业建议,形成产品方案并完成具体订单,品牌运营商则着力于品牌价值的塑造、营销及产品的设计,从而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度和忠诚度。品牌商和制造商专业分工,从而推动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有助于公司降低成本费用。

公司是全球 最 大的运动鞋履制造商之一,公司原材料采购金额大且稳定,大规模采购可以有效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制造费用,规模化生产也加强了专业化分工,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人 工成本;公司规模化经营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

公司拥有较为先进的开发设计设备与自动化生产设备,助推开发生产效率优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比如:①作为运动鞋履制造行业少数能自产编织鞋面的企业之一,公司全部使用电脑编织一体成型鞋面生产设备,使企业鞋面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本大幅降低;②使用自动卧式橡胶大底射出机,以自动射出成型方式逐步取代传统人工热压生产橡胶大底,目前公司超过 60%的成型设备都是该类自动化设备,生产效率快速提高,用工数量大幅降低;③使用行业先进的机械手臂上胶系统,利用计算机编程控制机械手臂运动轨迹,可进行精准涂布鞋面胶水,有效提升制鞋质量及减少用工量。

公司持续推进自动化,在各量产工厂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2022年,“电脑车接鞋舌工艺”“自动翻折创新型夹板”等工艺技术升级并推广,新开发的电脑针车车装饰带技术、整个鞋面多层部件复合定位电脑车技术、自动电烙铁定位器等技术开始在各量产工厂实施。这些举措提升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同时提升生产效率进而减少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