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铜、金、银、锌矿业务分析(20页报告)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5-09-13 | 2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为节选内容
如需更多报告,联系客服










扫码阅读报告,或联系13699799697(微信)




(一)矿产铜、金、银产量均创新高

2024 年公司矿产铜、金、银均创新高。2024 年公司实现矿产铜106.8 万吨,同比+6.1%,完成全年目标的96%;实现矿产金72.9 吨,同比+7.7%,完成全年目标的99%;实现矿产锌(铅)45.1 万吨,同比-3.3%,完成全年目标的96%;实现矿产银435.8 吨,同比+5.8%,完全全年目标的104%。

公司微调2025 年矿产目标,2028 年目标维持不变。公司2025 年目标:矿产铜115 万吨(前值117 万吨)、矿产金85 吨(前值90 吨)、矿山锌(铅)44 万吨(前值48 万吨)、矿产银450 吨(前值450 吨)、当量碳酸锂4 万吨(前值12 万吨)、矿产钼1 万吨(前值1.6 万吨)。2028 年目标不变:矿产铜150-160 万吨、矿产金100-110 吨、矿产锌(铅)55-60 万吨、矿产银600-700吨、当量碳酸锂25-30 万吨、矿产钼2.5-3.5 万吨。

2024 年第四季度公司矿产铜、矿产金、矿产银产量均实现同比增长。2024 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矿产铜27.9 万吨,同比+6.1%,环比+3.0%;实现矿产金18.7 吨,同比+7.7%,环比-1.0%;实现矿产银104.7 吨,同比+5.8%,环比-13.4%。

(二)矿产铜:塞尔维亚铜矿实现超产

2024 年公司塞尔维亚铜矿产量高增。2024 年公司实现矿产铜106.8 万吨,同比+6.1%。2024年塞尔维亚紫金矿业/塞尔维亚紫金铜业实现矿产铜产量17.0/12.3 万吨,同比+22.9%/+22.2%,同比增长显著;西藏巨龙铜业实现矿产铜16.6 万吨,同比+7.7%;卡莫阿铜矿(权益)/科卢韦齐铜矿实现矿产铜19.5/9.5 万吨,同比分别为+10.0%/-25.5%,产量下滑主要系刚果(金)电力供应不稳,公司预计将通过建设水电站、光伏电站等措施实现电力供应稳定,第四季度产量明显增长。

(三)矿产金:南美洲、澳洲金矿产量增长显著

2024 年公司南美洲、澳洲金矿产量增长显著。2024 年公司实现矿产金产量72.9 吨,同比分别为+7.7%。2024 年哥伦比亚武里蒂卡/圭亚那奥罗拉/澳大利亚诺顿金田/陇南紫金实现矿产金10.0/4.1/8.2/7.1 吨,同比分别为+20.5%/+34.6%/+22.9%/+18.8%,贡献主要矿产金增量;塔吉克斯坦泽拉夫尚实现矿产金5.0 吨,同比-17.4%,主要系品位下降所致。

(四)矿产锌(铅):2024 年产量有所下滑

2024 年公司矿产锌(铅)产量同比有所下滑。2024 年公司实现矿产锌(铅)产量45.1 万吨,同比分别为-3.3%。其中,新疆紫金锌业/乌拉特后旗紫金/厄立特里亚碧沙矿产锌产量为16.6/6.5/12.1/7.6 万吨,同比分别为+0.1%/+5.2%/+3.9%。

(五)矿产银:2024 年产量实现增长

2024 年公司矿产银产量实现增长。2024 年公司实现矿产银435.8 吨,同比分别为+5.8%,产量增幅明显。2024 年公司西藏巨龙/洛阳坤宇/厄立特里亚碧沙矿产银产量为109.1/41.4/65.0 吨,同比分别为+3.1%/+11.4%/+33.9%,贡献主要增量来源。

(六)世界级资产项目持续推进

公司铜、金、锂等项目遍布各大洲。铜板块:(1)塞尔维亚:2024 年合计矿产铜29.29 万吨、金7.95 吨;2025 年计划合计矿产铜29 万吨、金7 吨;丘卡卢-佩吉铜金矿下部矿带及博尔铜矿正加快推进年总产铜45 万吨改扩建工程,届时有望联合晋升为欧洲第一大矿产铜企业。(2)刚果金:卡莫阿铜矿拥有资源量铜4227 万吨;2024 年矿山实现矿产铜43.7 万吨;2025 年计划矿产铜58 万吨;建成投产以来产能持续爬坡,三期选厂达产后,年产铜将提升至60 万吨,根据伍德曼肯兹(Wood Mackenzie)报告,卡莫阿铜矿将晋升为全球第3 大铜矿;矿山配套的50 万吨/年铜冶炼厂将建成,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并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科卢韦齐铜(钴)矿拥有资源量铜143 万吨、钴3.42 万吨;2024 年矿产铜9.46 万吨、钴830 吨;2025 年计划矿产铜11 万吨、钴243 吨。(3)中国西藏:巨龙铜业(含巨龙铜矿及知不拉铜矿)保有资源量铜2561 万吨、银1.5万吨、钼165 万吨;2024 年矿产铜16.63 万吨、钼7099 吨、金501 千克、银109.1 吨;2025 年计划矿产铜17 万吨,项目全面推进二期改扩建工程,计划2025 年底建成投产,达产后整体年采选矿石量将超过1 亿吨、年矿产铜将达30-35 万吨,将成为国内采选规模最大、全球本世纪投产的采选规模最大单体铜矿山;项目加快推进三期工程规划,若获得批准,最终可望实现年采选矿石量约2 亿吨、年矿产铜60 万吨规模,成为全球采选规模最大、品位最低、海拔最高的铜矿山。

朱诺铜矿拥有资源量铜294 万吨;2024 年9 月采选工程项目获得地方政府核准,2025 年全面开工建设,计划2026 年底建成投产,规划达产后采选规模为1800 万吨/年,年矿产铜7.6 万吨;结合矿区周边资源探边摸底及整合,朱诺矿集区铜矿资源增长潜力显著。雄村铜矿拥有资源量铜208万吨,伴生金202 吨、伴生银1042 吨;由公司主导项目建设,规划建成1200 万吨/年采选规模,达产后预计年均产铜4.6 万吨,采选工程项目等关键证照已获得核准。玉龙铜矿为中国第二大单体铜矿,公司为第二大股东,年矿产铜产量16.4 万吨,公司权益产量3.6 万吨。

金板块:(1)南美洲:武里蒂卡金矿为全球超高品位大型金矿,哥伦比亚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地下矿山,拥有资源量金333 吨、银1000 吨;2024 年克服非法采矿活动不利影响,黄金产量稳产增产,实现矿产金10 吨、银26 吨;2025 年计划矿产金9 吨、银27 吨。罗斯贝尔金矿为南美洲最大在产露天金矿之一,拥有资源量金195 吨;2024 年矿产金7.5 吨;2025 年计划矿产金8吨;选厂1000 万吨/年技改扩能已完成,正加速向年产黄金10 吨提升。奥罗拉金矿拥有资源量金166 吨;2024 年矿产金4.1 吨;2025 年计划矿产金4 吨,选厂330 万吨/年处理量技改扩能快速推进。阿瑞那铜金矿是公司最新并购的金铜项目,拥有资源量金188 吨(另有资源量铜278 万吨),公司拟通过延长上部一期在产黄金服务年限进一步提升现实黄金产能。(2)大洋洲:诺顿金田采选关键指标持续优化,2024 年实现矿产金8.2 吨;2025 年计划矿产金7 吨。波格拉金矿及万国黄金(旗下拥有所罗门金岭金矿)均为公司参股项目,波格拉金矿复产后产能持续回稳;所罗门金岭金矿正在推进330 万吨/年采选工程试生产产能爬坡及地质补勘工作。(3)中亚及非洲:泽拉夫尚继续蝉联塔吉克斯坦最大黄金生产企业,2024 年矿产金5 吨;2025 年计划矿产金6 吨。奥同克左岸金矿2024 年实现矿产金3.7 吨;2025 年计划矿产金3.3 吨。加纳Akyem 金矿公司已公告尚未交割,为产出黄金项目,拥有资源量金89 吨(资源量估算基于金价1600 美元/盎司)及额外83吨地采资源储备,按原业主排产计划,预计全矿山寿命周期内年均产金约5.8 吨。(4)中国境内:陇南紫金2024 年矿产金7.1 吨;旗下金山金矿2000 吨/日采选工程建成投产增效,生物预氧化500 吨/日冶炼项目计划2025 年7 月开工建设。山西紫金2024 年矿产金3.4 吨,6000 吨/日矿山智能化采选改扩建工程全面达产。萨瓦亚尔顿金矿为中国境内少有的百吨级未开发超大型低品位金矿,规划先露采后地采,露采240 万吨/年采选和5 吨/年黄金冶炼项目已建成投产增效,正在推进产能爬坡,露采达产后年产金约3.3 吨。海域金矿为中国最大海底单体金矿,拥有资源量金562 吨;12000 吨/日采选工程建成达产后年矿产金约15-20 吨,有望晋升为中国最大黄金矿山之

(七)自主勘探取得显著成果

公司自主勘探优势显著,资源储备持续提升。报告期,公司通过扩大规模和技术指标优化,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其中:巨龙铜矿新增铜备案资源量达1472.6 万吨,萨瓦亚尔顿新增金备案资源54.1 吨。自主地质勘查取得重大找矿突破:黑龙江铜山铜矿新增铜资源量365.1 万吨,系中国东北地区近40 年来唯一探明的超大型铜矿体。塞尔维亚Timok 成矿带深部高品位玛格铜金矿床完成初步勘探,经合资格人士团队提交的JORC 报告披露,累计查明铜资源量281 万吨、平均品位1.87%,金资源量92 吨、平均品位0.61 克/吨,且矿床周边未封闭,仍有找矿潜力。刚果(金)马诺诺锂矿东北矿段大型优质硬岩锂矿完成初步勘探,经合资格人士团队提交的JORC 报告披露,累计查明氧化锂262 万吨,平均品位1.5%,约合当量碳酸锂647 万吨。塞紫铜VK 矿补勘、武里蒂卡金矿补勘,以及中国境内的新疆和静备战铁矿、湖南道县凉亭坳锂矿、新疆乌恰双角普查等项目亦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报告期,公司共计投入权益地勘资金3.95 亿元,年度勘查新增探明、控制和推断的权益资源量为:黄金159.75 吨、铜264.86 万吨、钨4.05 万吨、钼2.66 万吨、银266.73 吨,当量碳酸锂207.87 万吨,单位勘查成本远低于全球行业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