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矿业:背靠中广核集团 构建全球铀资源版图(15页报告)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7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为节选内容


如需更多报告,联系客服




扫码阅读报告,或联系13699799697(微信)








1.东亚唯一纯铀业上市公司,稳步拓展全球布局

中广核矿业是中广核集团旗下海外铀资源开发的投、融资的唯一平台,同时也是东亚唯一的纯铀业上市公司,主要业务为核能企业使用的天然铀资源的开发与贸易。公司前身为维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011 年,中国广核集团通过其子公司中国铀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了维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为其控股股东,公司更名为中广核矿业有限公司,于香港上市。自上市以来,公司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提升资源储备。2015 年,公司收购哈萨克斯坦谢米兹拜伊铀公司49%股权,并获得下辖两座在运铀矿49%的天然铀产品包销权,正式成为一家主业清晰的铀资源开发和贸易公司。2021 年,收购哈萨克斯坦奥尔塔雷克公司49%股权,并获得下辖两座在运铀矿49%的天然铀产品包销权。

公司背靠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的核电集团中广核集团。截至2024 年12 月31 日,中广核集团直接与间接控制公司56.87%的股份。公司通过中广核矿业英国公司持有49%奥公司的股权,通过北京中哈铀资源有限公司持有49%的谢公司股权,获得谢矿、伊矿、中矿、扎矿的包销权。

图片


2.商业模式具备特殊性,重识公司的价值逻辑

公司的业务模式主要分为自产贸易和国际贸易两大部分,国际贸易板块稳定赚取差价,自产贸易既保证稳定供应链,又保证了享有一定价格弹性:1)自产贸易:公司通过持股谢公司和奥公司,享有49%的权益产量。2023~2025 年公司从谢公司与奥公司按照98%SP(现货价格)的价格采购铀产品,并以40%BP(基准价格)+60%SP 的定价机制销售给中广核集团,同时享有谢公司与奥公司49%的分红。2)国际贸易:公司通过国际销售公司进行两端锁定贸易模式。一方面,公司从第三方供应商采购不同货源的铀产品,另一方面,将这些产品销售给第三方客户。该模式依托国际市场采购和销售,以灵活的贸易策略保持市场竞争力。

3.背靠中广核集团,资源与市场双重优势

截至2024 年年底公司总权益资源量为34000tU,在哈铀矿稳定供应至2030 年后。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参股四座铀矿——谢矿、伊矿、中矿和扎矿,总资源量合计超过50000tU,其中中矿单体资源量最大,超过20000tU。尽管平均品位相对较低(0.03%~0.06%),但由于主要采用原地浸出法(ISR)开采,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优势。矿山预计封矿时间多集中在2030~2040 年之间,底土合同期限亦延续至相应年份左右,为公司长期稳定供矿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铀矿项目具备一定成本优势,依托当地世界领先的ISR(原地浸出)开采技术,单位开采成本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使其具备较强的抗铀价周期波动能力。近年来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参股矿山的生产成本基本位于20~30 美元/磅U3O8,处于全球天然铀成本曲线左侧。

公司背靠中广核集团,集团作为中国核电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掌控庞大的在运及在建核电机组,对天然铀有长期、稳定的采购需求,为公司铀产品提供了稳定的销路。此外,借助集团在国内外核能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公司在全球铀资源布局、海外项目谈判及低成本采购方面也具备独特优势。这种“上游资源+下游消纳+国家支持”的一体化体系,显著增强了中广核矿业的抗周期能力和长期成长潜力。截至2024 年年底,中广核集团在运核电机组规模为31.8GW,在建规模为9.74GW,我们按照单耗170tU/GW 计算,中广核集团存量核电站天然铀需求约为5400tU,远超中广核矿业目前自产贸易规模(2024 年权益产量为1324tU),集团仍需从外部采购。


湖山铀矿项目中远期具备一定资产注入可能。根据中国一带一路网,湖山铀矿项目是中国在非洲首屈一指的实业投资项目,是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的标志性工程,2013 年4 月,湖山铀矿矿建工作正式启动。纳米比亚湖山铀矿,为近十年来非洲乃至世界铀资源勘查领域的重大发现之一,其铀资源储量位列世界第三,资源总量达28.6 万吨八氧化三铀。湖山铀矿由CGNGU(中广核国际铀产品销售公司)独家代理,年产能达5700tU,为公司稳定贡献国际贸易相关收入。2024 年中广核铀业斯科公司总经理邱斌先生被任命为中广核矿业副总裁,2025 年4 月调任为公司首席执行官,中广核矿业作为中广核集团旗下海外铀资源开发的投、融资的唯一平台,未来湖山铀矿或将具备资产注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