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产业链核心上市公司分析(20页报告)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20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为节选内容


如需更多报告,联系客服




扫码阅读报告,或联系13699799697(微信)










1、紫金矿业(601899.SH)

公司是大型跨国矿业集团,在海外15 个国家和中国17 个省(自治区)拥有超30 座大型、超大型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主要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铜、金、锌、锂、银、钼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矿业工程研究、设计及应用等。公司拥有世界级矿产资源,目前保有权益资源量丰富,其中铜约 7,500 万吨、黄金约3,000 吨、锌(铅)超过 1,000 万吨、银约 1.5 万吨,当量碳酸锂超过 1,300 万吨。公司预计2024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145.5-154.5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42.48-51.48 亿元,同比增加约41%-50%。

世界级资源支撑铜产量成长性显现。公司铜资源雄厚,目前保有储量3340 万吨,权益储量占中国铜总储量82%。

低成本竞争优势全球领先。公司在找矿勘查、投资并购、开发运营三方面成本控制能力均全球领先。

开发运营方面,公司坚持“一企一策”开发,优化建设方案、控制投资成本、缩短建设周期, 生产运营成本竞争优势凸显,铜 C1 成本和黄金 AISC 成本均位于全球前 20% 分位。同时,公司强大的技术输出能力也能转换为运营优势,通过针对项目公司的实际开展系统的技术攻关和方案输出,解决权属企业的技术问题,原长期亏损的塞尔维亚博尔铜矿、苏里南罗斯贝尔金矿等 5 个大型项目在公司主导运营后不到 1 年均扭亏为盈。

图片


2、西部矿业(601168.SH)

矿山产业链布局全面。公司主要从事铜、铅、锌、铁等基本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的采选、冶炼、贸易等业务,以及钼、镍、钒、黄金、白银等稀贵金属和硫精矿等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同时还通过下属上海、香港两公司进行铜、铅、锌等有色金属贸易及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并且通过其控股子公司西矿财务为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公司亦积极投入盐湖化工产业,已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进入盐湖提镁、盐湖提锂等相关领域,主要产品有高纯氢氧化镁、高纯氧化镁、无水氟化氢等。

矿山开发业务支撑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公司全资持有或控股十五座矿山,其中,有色金属矿山6 座、铁及铁多金属矿山8 座、盐湖矿山1 座。

3、铜陵有色(000630.SZ)

公司是集铜采选、冶炼、加工、贸易为一体的大型全产业链铜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涵盖阴极铜、硫酸、黄金、白银、铜箔及铜板带等。阴极铜的生产销售是公司目前的主导业务,公司生产模式包括自产矿采矿、冶炼以及外购铜原料冶炼两种,其中外购铜原料冶炼为公司主要的生产模式,公司从中获取加工费用。

冶炼产业规模化优势明显。公司为国内主要阴极铜生产企业和铜箔生产企业,在铜冶炼及铜箔加工等领域规模领先。

矿山勘探不断投入,自产矿规模增加。截止 2023 年末,公司总共拥有铜资源金属量 637.2 万吨,其中米拉多铜矿 70%权益保有铜资源矿石量 9.68 亿吨,铜资源权益金属量 469 万吨,铜平均品位 0.48%,目前米多拉铜矿一期项目满产,年产铜12.1 万吨,净利润达18.4 亿元。

4、金诚信(603979.SH)

公司是国内非煤地下固体矿山开采产业链一体化龙头企业,经营模式为矿业纵向一体化,包括以矿山工程建设、采矿运营管理、矿山设计与技术研发、矿山机械设备制造在内的矿山开发服务业务,以及矿山资源开发业务。

矿山开发服务业务延续强增长稳定性。2023 年,公司掘进量、采供矿量再创新高:全年完成掘进总量(含采切量)458.58 万立方米,计划完成率为106.88%;采供矿量3,933.10 万吨,计划完成率为94.13%;实现矿服营业收入660,749.13 万元,同比增长25.52%,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89.30%。


5、江西铜业(600362.SH)

完整铜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多金属资源储备丰厚且仍有增长空间。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铜生产企业,拥有从矿山勘探、采选、冶炼至铜产品加工的完整一体化产业链。公司拥有5 座在产100%权益矿山,5 家在产冶炼厂,10 家铜材加工厂并控股上市公司恒邦股份(持股44.48%)。其中公司的德兴铜矿为国内最大露天开采矿山,贵溪冶炼厂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铜冶炼厂,公司亦是中国最大铜加工商,铜材年产量超180 万吨。公司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有助于提升公司规模效益及生产效率,并增强公司拓展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