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链接:《中国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再生+梯次)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版)》
不规范收集中转暂存退役动力电池的“小作坊”会扰乱市场秩序。“小作坊”开展电池回收业务不仅会带来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还会扰乱市场秩序,挤压正规回收企业空间。“小作坊”游离于监管之外,因没有规范的贮存设施以及环保投入等,长期享受低成本红利,在与“正规军”的竞争中加价回收废旧电池,更易抢占市场,堵塞“正规军”废旧电池回收渠道,推高废旧电池回收成本,挤压“正规军”市场空间及利润空间。
政策驱动电池回收行业进入壁垒持续提高。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多项政策指南引导电池回收规范化发展。2018 年1 月工信部及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明确电池回收责任主体、溯源信息系统、电池需标准化、通用性及易拆解等特点。2019 年11 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将动力电池回收网点细分为收集型和集中贮存型,并在建设、作业、安全环保等多方面提出了诸多要求,并要求已建设的、不符合要求的网点在6 个月内完成整改。2021 年7月发改委印发《关于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2022 年3 月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将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相关企业开始联合行动,积极维护电池回收行业生态。电池行业内部正式开始重视小作坊式企业所代表的动力电池回收处理灰色产业链。2021 年7 月16 日包括吉利集团、浙江天能、浙江超威等在内的9 家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生产重点企业发布联合声明,呼吁“抵制小作坊”。它们表示将在废旧动力电池拍卖环节限制竞买企业必须为“白名单”上榜企业,杜绝中间商、小作坊企业参与竞买,同时呼吁全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厂商共同遵守,规范废旧动力电池的流向渠道。此外,特斯拉也在官网推出了电池回收服务,提醒客户不得随意处置其所购买的特斯拉车辆上的任何动力电池。白名单制度有望趋严,电池回收“正规军”需要符合严格的规范条件要求。符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 年本)的企业需满足企业布局与项目选址、技术装备和工艺、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环境保护要求、产品质量和职业教育、安全生产人身健康和社会责任六大方面的要求。目前进入工信部白名单的“正规军”企业主要包括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华友钴业等新能源材料企业、比亚迪等整车企业,以及天奇股份等第三方回收利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