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1)《“十四五”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版)》
(2)《各省、地级市锂电池负极材料企业产能投资布局分析报告(2023版)》(含厂商名单目录)
(3)《200多家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企业分析报告(2023版)》
购买报告,联系在线客服或136-997-996-97(微信)
更多相关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
截止2022年,公司快充类产品凭借优异的性能,不仅在消费电池客户应用份额保持领先并持续提升,在动力电池领域也实现销量大幅增长,本期公司快充类产品实现快速放量,出货量占比提高至60%以上。公司液相包覆技术持续迭代升级,采用新一代液相包覆技术的快充产品已独家供应头部动力电池企业,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公司硅基负极产品在国内外应用同步取得较大突破,已实现在消费电子、动力市场的产业化应用。公司硅基产品不断迭代更新,其中硅氧负极产品第一、二代已实现批量供应,第三、四代硅氧产品开发、认证中;新一代高容量高首效的硅碳产品基础款开发完成,核心专利已获得国内授权并申请国际专利中。
石墨化技术方面,公司一直致力于石墨化工序的改进与革新。公司的箱体炉技术在品质和成本控制方面行业领先,并持续推进工艺的优化改进。新建一体化基地将采取新型低成本工艺,将进一步降低石墨化生产成本。此外,公司持续推进对新石墨化工艺的创新研发,目前连续石墨化工艺已处于技术合作开发和验证阶段。
截止2022年,公司技术研发方向:
项目名称 | 研发目的及进展情况说明 |
高能量密度兼顾4C快充 | 应用于动力领域,计划应用于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下一代产品,处于中试阶段。 |
长循环负极材料 | 1.5万次长循环项目,已进入头部锂电池企业的供应链,处于中试阶段。 |
快充动力用负极材料 | 海外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下一代快充性能提升项目开发,处于中试阶段。 |
高能量密度兼顾低膨胀石墨 | 实现石墨在高能量密度、低膨胀、高电压场景应用,主要用于数码领域,已完成吨级出货。 |
3C快充兼顾低膨胀石墨 | 覆盖高端数码市场3C直充项目的多项使用要求,已完成吨级出货。 |
10C快充负极材料 | 实现石墨在更高快充消费电子场景应用,已完成吨级出货。 |
长循环硅基负极材料 | 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实现了电动汽车的长续航性能,已实现批量销售。 |
高首效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 | 实现硅基负极材料在高端新能源汽车端及高端消费电子场景应用,目前处于中试阶段。 |
高功率钠电用硬碳 | 主要用于动力、储能项目,目前已实现吨级销售。 |
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钠电用硬碳 | 主要用于小动力项目,目前已实现吨级销售。 |
全电池线建立 | 为产品推广和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已完成客户测试并获得内部测试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