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负极材料上市公司: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负极材料产能规模统计分析(2023年)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3-09-20 | 226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资料来源:

                        (1)《“十四五”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版)》

                        

                        (2)各省、地级市锂电池负极材料企业产能投资布局分析报告(2023版)》(含厂商名单目录)


                           (3)《200多家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企业分析报告(2023版)》


购买报告,联系在线客服或136-997-996-97(微信)


更多相关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



20155月,杉杉股份发布定增预案募资34亿元。其中使用7.79亿元投向“年产35000吨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项目”。公司的产能现约为1.5万吨,此次扩产建成后总产能将达5万吨/年。

2016年,负极材料年产1万吨生料项目陆续投产,年产35000吨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项目中一期项目已处于设备安装阶段,计划于2017年内投试产。宁德1万吨项目处于建设阶段,预计2017年内投试产。

杉杉公司2012年开始量产采用硅系合金的负极材料。公司规划的硅负极匹配用石墨材料也将于2017年进行中试,并于2018年实现量产,届时年产能将达到2000吨。另外,公司2009年开发第一代纳米硅碳负极材料,2012年开发第二代硅氧材料和第三代硅薄膜材料,硅薄膜材料属于前沿性的技术,离商业化还有点距离。

2017年,公司收购了湖州创亚,湖州创亚有成品产能1万吨。宁波工厂2万吨成品产能于201710月陆续投试产,宁德在建产能2万吨,预计2018年中达到投试产条件。郴州杉杉年产7000吨石墨化产能预计20184月底陆续投试产,在建年产16000吨生料产能。2017年启动了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预计20194月投试产。

20173月,杉杉股份对外称其硅碳负极已经具备每月吨级的出货规模,预计2017年有望完成4000/年的生产规模。

截止2017年末,杉杉股份拥有负极材料成品产能6万吨。

截止2018年上半年,宁德在建成品产能2万吨,预计2018年第三季度产线达到投试产条件。郴州杉杉年产7000吨石墨化产能已于20184月底陆续投试产,在建年产16000吨生料产能正处建设阶段,预计年底部分产线可以投试产。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一期项目已于20184月开工。项目是从原材料加工、生料加工、石墨化、碳化到成品加工,集五大工序于一体的负极材料生产基地。

截至20189月末,公司正极材料产能为5.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为6.0万吨。同时公司根据市场需要,适当提前布局新的产能扩建项目,具体如下:

项目

投资金额

累计投资

未来预计投资

资金来源

2018.12

2019

2020

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一期)

12.60

3.61

0.69

8.30

-

募集资金

截至20194月,公司负极材料成品产能8万吨。

宁德在建成品产能2万吨,已于2018年底达到投试产条件。郴州杉杉年产7000吨石墨化产能已于20184月底陆续投试产。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一期项目已于20184月开工,预计2019年中投试产。

截至2019年底,公司负极材料产能12万吨。

截至2020年底,公司负极材料产能12万吨。

2021年期末,公司负极材料成品产能12万吨,石墨化产能4.2万吨。2021年包头一期产能全面投产,公司石墨化自有产能从1.4万吨提升至4.2万吨。2022年内蒙古包头二期达产后,公司石墨化产能将达到9.4万吨,同时随着眉山项目一期石墨化产能的投放,公司石墨化自给率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杉杉股份硅基负极产品率先实现规模化市场应用,在消费和电动工具领域已实现百吨级销售,并进入全球优质电动工具生产商的供应链;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硅基产品通过了全球优质动力客户的产品认证,已实现装车,未来销量有望大幅提升。

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经完成约70万吨负极材料的产能布局,其中已投产成品产能约20万吨,并规划了四川眉山20万吨、云南安宁30万吨一体化基地。

2022年,内蒙古包头一体化基地二期顺利达产,2022年公司石墨化产能自给率同比有所提升。公司加速推进四川眉山和云南安宁一体化基地的扩产,并优先建设石墨化产能,其中四川眉山基地一期石墨化产能已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投试产,云南安宁基地一期项目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投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