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获取更多行业报告
面向智能网联新能源车赛道,上汽推出“七大技术底座”,现已全面进入2.0时代。为应对汽车行业电动智能化快速推进的重要发展期, 上汽 通过整合内部资源,设立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并聚合内外部创新资源, 成功 打造 "七大技术底座 ",其中包括 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 。“七大技术底座 1.0全面支撑上汽自主品牌业务持续向上突破,并赋能合资 品牌 。
2023年,上汽新能源车和海外销量分别为 112.3万 辆和 120.8万辆 自主品牌 销量 占比为 55.3%,较 2014年增长 18pct。而目前, 借助能量闭环、固态电池、高效动力系统、智能底盘、全栈软件架构、全新电子架构等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上汽技术底座已全面进入 2.0时代。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智能车“中央大脑”、数字智慧底盘等最新技术已实现量产应用。 未来 两年,“七大技术底座” 2.0将全面赋能上汽旗下各整车品牌近 30款全新车型。
2、合资品牌转型:加速开拓电动智能化新产品,积极推进本土化研发
2024年 11月 26日,上汽集团与大众集团签署延长合资协议,将上汽大众的合资期延长至 2040年 进一步加强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上汽大众 坚持“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 的重要发展 策略 ,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竞争态势。致力于本土化研发创新,加速推进在电动智能化领域的全面发展。
上汽大众坚持本土化研发创新,从投资建设试制试验基地和技术中心,到打造新能源工厂和研发中心,包括积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进行电动智能化领域的探索。 2024年 6月 27日,上汽与大众达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多款智能电动新车,上汽大众成功开启“技术共创”的新阶段。 鉴于国内新能源车技术相对领先,合作开发新能源车有利于加速推动上汽大众的电动化转型。
纯电技术布局多年,基于MEB平台打造 ID系列畅销车型, 2024年 10月紧跟行业趋势积极布局增程技术。 1 2015年 上汽大众开始布局新能源技术 2 2018年,上汽大众安亭新能源车工厂奠基, 并于 2020年正式投产,成为大众在全球范围内首个专为 MEB平台车型建造的工厂。 MEB平台 为 大众 专门针对纯电车打造的平台,一大优势在于能根 据 用户需要提供不同电池容量 的 选择 ,同时 车辆的内部空间相比同尺寸燃油车有着大幅 的 提升 ,例如 ID.3虽为 紧凑型车 、但内部 空间达到中型车的水平 。 MEB平台 可灵活适配从紧凑型到厢型货车等多种车身类型 ,如基于 MEB平台, ID.家族专为中国推出了上汽大众 ID.6 X。目前, ID.4X、 ID.6X、 ID.3以及奥迪Q5 e tron等一系列纯电动车 都 在 安亭工厂 投产 ,其中 ID系列目前在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中销量相对领先 3 2022年, 安亭基地 技术研发中心二期项目落成,集新能源、智能驾驶、网联技术、电子电器等前沿 技术 于一体,进一步 增强 上汽大众的研发实力 4)在增程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2024年 10月,上汽大众与大众动力总成、联合电子等合作伙伴积极探索“增程器总成系统”的技术合作。
3、自主品牌转型:丰富动力形式及智能化技术,智己引领品牌向上
在上汽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中,提出 加快自主品牌引领发展 、加快新能源产品向上突破、 加快海外市场增量拓展 是公司的三大经营提质举措。可见,推进自主品牌电动智能化转型、品牌向上、继续布局海外市场是目前上汽最为重要的发展任务。
荣威将把更多电动智能化技术搭载到新车型上,营销层面回归到用户。 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表示,荣威品牌与大众品牌在技术和质量可靠性方面具有相似性。 因此, 未来 荣威品牌将 以“ 7大技术底座”为支撑 ,推动更多电动智能化技术上车以提升产品力。例如, 2024年 11月 8日,上汽荣威 D7 DMH世界冠军版上市搭载 DMH超级混动系统 以 2208.719km的 续航和 2.49L/100KM的平均油耗,打破吉尼斯“插混轿车单次满油满电行驶最远距离”世界纪录,荣膺“全球最省混动 B级车”称号。 同时, 智化技术方面, 荣威品牌也有望与地平线等优秀供应商合作,大幅提升主流价位段产品的智能化体验。此外, 营销层面, 荣威品牌 营销 将 回归到用户 本身,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飞凡并入荣威后主要定位高端新能源车系列,将在研发、销售、服务等多个层面与荣威进行深度融合。 2024年 11月 7日, 上汽官方宣布 荣威与飞凡不再独自奔跑,而是并肩前行 ,飞凡品牌正式并入荣威品牌,将成为荣威品牌的高端新能源子序列 。荣威 DMH等混动技术将赋能飞凡品牌,因此飞凡 未来 不再局限于纯电技术路线,将推出插混或增程车型 。同时, 上汽创新研究开发总院 将继续 担当荣威与飞凡 品牌的研发职责 ,并且荣威与飞凡将 共享核心零部件研发成果,整合生产线,优化生产排期和布局 以 有效降低成本 。此外, 荣威与飞凡 将在 营销端进行协同 共享销售渠道和市场推广资源,通过双授权店等形式,让消费者在一家店内能同时了解两个品牌的所有车型,提高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 ,两个品牌的 消费群体 将得到明显拓宽。
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定位下探后性价比明显提升 、 已实现固态电池上车、将拓展增程技术路线,无图 NOA实现全国开城并正持续优化体验。 在飞凡回归荣威后,智己作为上汽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重要发力点,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智己L6和 LS6两款车已下探至 20万级别,产品性价比明显提升。 并且,在此前仅有纯电车型导致销量难有明显增长的背景下, 2025年智己除推出 2款纯电车型外。还将推出 2款增程车型, 产品矩阵实现翻倍。智己 CEO刘涛表示, 2025年智己将上马增程车型,决心要颠覆目前市场增程产品纯电续航里程较短的痛点,在过渡阶段赢下消费者、彻 底站稳脚跟后,在纯电的终局赛道里锁定赢面。而在纯电续航能力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固态电池技术上车,目前搭载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的四驱版智己 L6在CLTC工况下续航已超 1000km。 智能化方面, 智己 IM AD无图城市 NOA已实现全国开通,将继续打磨无图城市 NOA体验,和 Momenta量产端到端大模型,预计 2025年实现“门到门”智驾,并且与 IM AD高阶智驾深度融合的“灵蜥数字底盘”等技术较为突出。 营销方面, 智己高管纷纷开通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微博等,以各自擅长的项目持续输出内容,在各自优势领域打造 IP,品牌声量明显提升。此外, 2024年 12月 25日,智己宣布顺利完成 B1轮股权融资,整体 B轮融资共 募集资金 94亿元 。此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数字智能底盘、线控转向、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并加快新产品的推出, 多措并举下 有望迎来明显的销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