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市场发展现状、供给需求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15页)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24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为节选内容


如需更多报告,联系客服




扫码阅读报告,或联系13699799697(微信)








有机硅是指含有硅碳键(Si-C)、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团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一大门类化合物的。有机硅材料包括各类小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如各类有机硅单体均属于有机硅小分子化合物。由单体进一步生成的有机硅聚合物种类众多,包括聚硅氧烷、聚碳硅烷、聚氮硅烷等。其中以硅氧键(-Si-O-Si-)为骨架组成的聚硅氧烷,是有机硅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研究最深、应用最广的一类,占有机硅材料总量的90%以上。

有机硅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原材料、中游单体和中间体、下游深加工品种及终端应用三个环节。其中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工业硅及一氯甲烷,中游为各类有机硅单体和中间体的生产,下游为硅油、硅橡胶和硅树脂等聚合物,以及这些聚合物进一步加工的各类制成品,进而广泛用于到各类终端应用领域,此外少量中间体也可以在一些下游领域直接应用。

图片


有机硅性能优异、形态多样、用途广泛,自20 世纪40 年代初问世以来经过70 多年的开发应用,商品品种多达上万种。从下游产品形态来看,聚硅氧烷下游制品一般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三大类产品。其中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及其他消费分别占比 66.9%、29.5%、3.6%。

硅橡胶:一类具有交联结构的高分子聚硅氧烷,是最重要的有机硅产品之一。制备硅橡胶的原料通常由线型聚硅氧烷(基胶)、补强填料、交联剂、催化剂、改性添加剂等组成。将所有原料经混炼(或混合)加工成混炼胶(或混合胶),混炼胶(混合胶)在一定的条件下硫化(也称固化或交联),便可从黏流态转变成弹性体。根据硫化方式和硫化温度不同,硅橡胶可分为室温胶(RTV)、高温胶(HTV)和液体胶(LSR)。

图片


硅油:一类呈链状结构的线性聚硅氧烷,室温下为液体油状物。按所含有机基团的不同,硅油可分为二甲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硅油、乙烯基硅油以及各种有机基改性硅油如氨基改性硅油、环氧改性硅油等,各种硅油中以甲基硅油的应用最为广泛。硅油广泛应用于纺织、日化、机械加工、化工、电子电气等行业,主要用作纺织印染助剂、日化助剂、高级润滑油、防震油、绝缘油、真空扩散泵油、脱模剂、消泡剂、抛光剂和隔离剂等。

硅树脂:一类具有高度交联网状结构的热固性聚硅氧烷,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电绝缘性及良好的防水效果。有机硅树脂主要作为绝缘漆浸渍H 级电机及变压器线圈,以及用于浸渍玻璃布、玻布丝及石棉布后制成电机套管、电器绝缘绕组等。

图片


有机硅材料在结构上既有“有机基团”,又有“无机结构”,这种特殊的组成和结构使其集有机物的特性与无机物的功能于一身,赋予了有机硅材料优越的综合性能,在密封性、耐温性、耐候性、电气性能、生理惰性等方面表现优异。

图片


凭借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机硅材料的应用范围已由最初的国防军工行业逐步扩展到建筑、电力、电子电器、汽车、纺织、个人护理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有机硅材料对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疗、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传统产业的支持作用越来越显著,其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已成为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高性能材料。

图片


图片

全球有机硅工业自20 世纪40 年代实现工业化、20 世纪70 年代后开始规模化生产,至今工业化发展已70 多年的历史。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生产技术的提升,全球有机硅行业保持了快速发展。2008-2023 年,全球聚硅氧烷产能从150.2 万吨/年增长至363 万吨/年,产量从113.3 万吨增长至292.1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07%和6.54%。

图片


从全球产能分布来看,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有机硅生产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70%。近年来,全球聚硅氧烷产能增量基本来自于我国。受原材料、成本和市场等因素影响,海外有机硅产能总体处于收缩状态。近年来海外部分有机硅装置出现关停,2016 年以来迈图关闭了德国和美国的有机硅装置,陶氏化学关闭了位于英国的有机硅产能,海外产能总计退出近30 万吨。目前海外有机硅产能主要集中于陶氏、埃肯和瓦克等国际巨头,由于成本、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竞争力相对薄弱,预计未来海外有机硅产能总体仍将呈现收缩的态势。

图片


受益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与产业链配套和原材料供应的优势,近年来全球有机硅产能持续向我国转移,推动我国有机硅产业规模快速提升。2014-2023 年,我国有机硅中间体产能从132.5 万吨增长至284.5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8.86%,产量从76 万吨增长至217.8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2.41%。随着我国有机硅产能的提升和海外产能的退出,我国有机硅产能占全球的比例从2014 年的55%提升至2023 年的78%,成为全球有机硅最主要的生产基地。

图片


2020 年以来,受新能源等下游需求拉动,有机硅行业景气和盈利显著提升,推动我国有机硅产能迎来一轮扩产周期。在此期间,我国有机硅中间体产能扩张幅度较大,规模快速提升。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我国有机硅中间体产能从2019 年的164 万吨/年增长至2024 年的353 万吨/年,提升幅度达115.24%,其中2024 年为有机硅产能投产大年,当年产能增长68.5 万吨,增长幅度达24.08%。受产能快速提升的影响,2024 年我国有机硅行业产能利用率下降至71.43%,位于2018 年以来的低位。

图片


在产能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有机硅行业集中度也有显著提升。在环保政策收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影响下,行业龙头凭借规模效应、技术资金和一体化产业链等优势不断提高市场份额,推动产能不断持续向优势龙头企业集中。2020 以来,我国有机硅行业CR4 从49.3%提升至56%。截至2024 年,我国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合计13 家,合盛硅业、东岳硅材、江西星火为产能最大的主要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产能分别占行业总产能的26%、12%和10%。

图片


2020-2022 年为有机硅行业的景气周期,推动了我国有机硅企业大规模新建项目扩张产能。经过1-2 年的项目建设周期后,目前这一轮行业扩产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并实现投产。随着2023年以来有机硅价格的持续下行景,气行大业幅下滑,有机硅企业的投资意愿明显下降,部分项目因盈利压力搁置或取消。未来几年我国有机硅行业新增产能较少,目前规划项目中仅内蒙兴发的10 万吨产能有望年内落地。随着国内产能扩张脚步的放缓,未来我国有机硅行业的供给压力有望逐步缓解。

有机硅是一类性能优异、形态多样、用途广泛的高性能新材料,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机硅产品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展示其优越性能并实现应用。从有机硅的产品形态来看,硅橡胶是用量最大的有机硅材料,其中室温胶(RTV)、高温胶(HTV)和液体胶(LSR)分别占有机硅总量的39%、28%和3%,其次分别为硅油(28%)和硅树脂(2%)。

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 电子、电力及新能源、建筑等下游行业是有机硅最主要的需求领域,合计贡献率有机硅一半以上的需求,此外纺织、医疗、工业助剂和交通设备等需求较大。总体来看,有机硅应用领域广阔,其需求与国民经济存在紧密联系。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下游电子、电力新能源等领域需求的带动下,我国有机硅需求量保持了快速增长。2014-2024 年,我国有机硅中间体需求量从77.2 万吨快速增长至206.05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1.53%。2021 年以来,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快速增长的拉动,我国有机硅消费量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年复合增长率达15.68%。

电子是有机硅最主要的下游需求领域,有机硅在电子领域主要用作各类胶黏剂、密封剂和灌封胶,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固定、电路的灌封保护、电器的绝缘、密封、减震等领域,以及用作硅胶按键、键盘贴、鼠标垫等,主要的产品形态包括高温胶和室温胶。

随着电子和半导体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各类材料的性能带来更高的要求,有望进一步拉动有机硅的需求。如先进制程和封装技术对材料的耐高温性、绝缘性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有机硅材料因其低介电常数和耐高温等特性,成为先进封装的重要材料;随着5G 和AI 芯片功率密度提升,对材料的导热性能大幅提高,推动了以有机硅材料为主体的导热界面材料(TIM)需求的快速增长;消费电子领域,折叠屏手机、可穿戴设备的推广也带动了液态硅胶需求的提升。总体来看,随着下游电子和半导体领域需求的增长以及技术的发展,未来电子电器领域有机硅的需求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在汽车领域,有机硅凭借其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及轻量化特性,主要作为各类密封、防水、减震材料。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领域需求的增长。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有机硅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电池封装、电机电控及各类电子系统、绿色轮胎和轻量化材料等领域均对有机硅材料存在广泛需求,单车消耗的硅胶用在新能源领域,有机硅凭借其优异的耐候性、耐老化性和耐高低温性能,广泛用于光伏组件的封装胶膜、边框粘接密封、接线盒灌封、结构粘接与防水密封等环节。风电方面,有机硅凭借优异的抗紫外线、耐腐蚀和耐温差性能,用于风机叶片耐候涂层、齿轮箱润滑材料及塔筒密封防护等领域。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硅的应用场景也不断增多。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等因素推动下,未来光伏、风电产业有望保持稳健增长,装置容量持续提升,从而保障有机硅材料的需求。

建筑领域曾经是有机硅最大下游应用市场,主要用于密封胶、防水涂料、隔热材料及环保涂层等环节。其中密封胶是最大的应用场景,包括建筑幕墙、中空玻璃、节能门窗、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等领域。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下行,建筑领域对有机硅的需求亦受一定影响。

未来随着我国各项地产扶持政策的出台,房地产行业下行态势有望放缓。随着绿色建筑政策的驱动下,装配式建筑有望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根据《“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文件,2025 年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2030 年进一步提升至40%。装配式建筑中,接缝的总体来看,随着电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机硅材料的需求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建筑等传统领域则在装配式建筑等趋势推动下,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共同推动我国有机硅需求的整体增长。从长期来看,随着上下游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机硅材料的应用场景有望不断丰富,其需求前景较为可观。同时,在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有机硅材料作为非石油路线的化工新型材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规模的不断增长,我国有机硅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带动了有机硅出口的快速增长。2014 年我国成为有机硅净出口国,自此以后我国有机硅出口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2014-2024 年,我国初级形状聚硅氧烷年度出口量从12.13 万吨增长至54.56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3.34 万吨。与此同时,有机硅进口量总体保持稳定,从2024 年的11.84 万吨小幅下滑至10.88 万吨。2014 年以来我国有机硅净出口量从0.3 万吨提升至43.68 万吨,对我国有机硅产业的需求带来一定拉动。

2024 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带动海外需求的改善,我国有机硅出口态势显著好转。全年出口54.56 万吨,同比增长34.24%,较2023 年的-10.2%大幅改善。从有机硅产业发展历程来看,有机硅的消费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全球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有机硅的需求预计将持续提升。在海外需求增长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带动下,我国有机硅出口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未来我国电子、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有机硅下游产业预计将保持快速发展,从而推动有机硅国内需求的增长。随着海外需求的增长和我国有机硅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机硅出口有望保持较好态势,进一步拉动我国有机硅的需求。供给方面,随着我国有机硅产业扩产步伐的放缓,有机硅行业供给压力有望逐步减轻。

根据三种情景假设((乐观、中性、悲观,对应国内和出口需求分别以15%、10%、5%三种增速增长)的测算,2025-2026 年我国有机硅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开工率提升至合理水平,推动有机硅行业景气度的提升。

从有机硅中间体DMC 价格来看,2022 年3 月以来,随着国内有机硅产能的大幅扩张,行业供需态势恶化,景气持续下行,价格不断下跌。目前有机硅处于以来地位。2025 年2 月以来,有机硅中间体DMC 价格自12600 元/吨上涨至14400 元/吨,上涨幅度14.29%,行业景气有所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