锑储量有限,中国逐步由矿产大国向冶炼大国转变。根据USGS,2023年全球锑储量217万吨,其中中国(29%)、俄罗斯(16%)、玻利维亚(14%),中国从2013年的储量占比52%下降约23个百分点。
全球锑产量下滑,我国是主要驱动力。全球锑矿产量自2011年起进入下降趋势,由17.8万吨/年下滑至2024年的10万吨/年,主要由中国产量下滑引起,尤其国内锑产量在2020年加速下滑31%至6万吨/年水平,2023-2024年基本维持该水平,我国锑矿产量占比由2014年的76%下滑至60%。
从储采比看,2023年锑的静态储采比约为20,锑的稀缺属性显著。
前期过度开采,锑矿品位下降,开采成本提升。中国的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湖南和广西两省,国内湖南黄金、闪星锑业、华钰矿业和华锡集团为四大主力锑供应商,锑矿山主要是锡矿山锑矿、大厂锡多金属矿、晴隆锑矿、渣滓溪锑矿、木利锑矿等。由于前期过度开采,锑矿品位下降,环保因素导致锑矿开采成本提升,锑矿产量未来难有增长。
塔金矿业是未来主要增量。海外锑矿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包括塔吉克斯坦、俄罗斯、格鲁吉亚、缅甸等国家。
俄罗斯主要锑公司为极地黄金和GPM,其中GPM是俄罗斯最大的氧化锑进口商,产量7000-8000吨,相对稳定,极地黄金传言或将停采锑矿,远东锑业旗下锑矿由于俄乌冲突推迟投产。
塔吉克斯坦是全球主要锑矿增量,华钰矿业旗下康桥奇锑金矿处于爬产阶段。
玻利维亚奥鲁罗金锑矿、澳大利亚蓝规金锑矿面临资源逐渐枯竭问题,均出现不同程度减产。
俄罗斯进口精矿低于预期,缅甸、泰国进口增加。进口方面,2024年进口其他锑矿砂及其精矿4.9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48.57%,虽然俄罗斯进口低于预期,但来自缅甸和泰国的进口锑矿明显增加。泰国是主要的锑矿集散地,随着国内外价差明显扩大,贸易流逐步转向东南亚、中亚等国,24年12月从泰国进口锑矿仅为82.80吨。缅甸锑矿小规模露天开采,进口量增长或透支未来生产潜力。
预计2025年国内外价差扩大带动进口减少。2024年由于国内企业和矿山存在长协,矿端进口量并未收到影响,但预计2025年随着国内与海外矿山的订单陆续到期,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扩大,海外冶炼产能逐步复产,国内进口锑矿数量将同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