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家锂电池正极材料上市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钴酸锂+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3-09-20 | 210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资料来源:


(1)《“十四五”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版)》

(2)《“十四五”钴酸锂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版)》

(3)《“十四五”锰酸锂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版)》

(4)《“十四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版)》

(5)《“十四五”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版)》

(6)《600家正极材料企业分析报告(2023版)》

(7)各省、地级市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产能投资布局分析报告(2023版)》(含500多家企业名单)



购买报告,联系在线客服或136-997-996-97(微信)


更多相关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企业简介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起源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国家首批创新型中央企业——北京矿冶研究总院。2002年进入锂电正极材料行业,20104月登陆创业板,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锂电正极材料上市公司。公司自2002年进入锂电正极材料行业以来,率先成为国内出口锂电正极材料的供应商。

2011年,投资湖南星城石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进军负极材料领域。

20124月,设立全资子公司当升(香港)实业有限公司,以方便海外贸易和投融资,并可成为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平台。

20125月,成立江苏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着力发展新型高端动力锂电新能源材料。

20154月,并购北京中鼎高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业务拓展至智能装备领域。

20167月,将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已退出)

20171226日,当升科技公告称,参与北京匠芯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的增资项目。

(二)发展战略

公司将立足于锂离子电池行业,持续做强做大锂电材料业务,跻身行业全球前三名;拓展自动模切设备业务,进入智能装备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实现公司两大业务领域的同步发展。

在未来五年里,公司将加速实施投资并购,力争成为全球相关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在未来十年里,公司将继续推动多元化发展和国际化战略,力争成为新能源及智能装备等相关行业的国际领先企业。

(三)业务结构

近年来公司稳步推进内生外延战略,一方面布局高镍三元材料,NCM523622已批量生产;NCM811NCA已完成中试,2017/2018两年逐步投产;另一方面,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收购中鼎高科涉足智能装备领域,打造正极材料与智能装备双轮驱动。

1、锂电材料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多元材料、磷酸(锰)铁锂、钴酸锂等锂电池正极材料和多元前驱体等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产品定位高端,在电动汽车、储能、数码电子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动力锂电领域,公司围绕动力及储能用新型锂电正极等关键材料研发,先后开发出多款技术领先、性能优异的动力与储能用多元材料产品,形成了包括高镍系列、单晶系列和高电压系列在内的产品体系。公司车用动力超高镍、高镍、中镍高电压等全系列多元材料以及储能用多元材料率先大批量应用于国内外高端市场,高压实、长寿命NCMA高镍产品持续向国际高端客户供货。

针对电动车和高端储能市场,公司专项研发出更高性能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开发出多款高能量、高倍率产品。公司多款高能量、高倍率磷酸铁锂材料已在动力及储能领域实现批量供货。

小型锂电领域,公司构建钴酸锂产品平台,开发出多款高电压、倍率型产品,高温性能优异。高容量钴酸锂产品在数码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中实现批量应用,高倍率钴酸锂产品在电子烟、无人机、航模等领域的应用空间逐步扩大。

同时,公司积极布局下一代电池材料及相关产品,持续加快固态锂电材料、钠离子电池材料、富锂锰基材料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及科研成果转化,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自主研发多款新型先进电池材料包括超高镍无钴磷酸锰铁锂新型富锂锰基等正极新材料,以及双相复合固态锂电正极固态电解质两款全新体系材料及新一代钠电正极材料,进一步夯实公司在锂电正极材料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2、智能装备业务

全资子公司中鼎高科主营精密模切设备,产品包括各类型圆刀模切机、激光模切机等,能够高效地实现对多种复合材料的模切、排废、贴合的自动化设备,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物联网RFID及医疗卫生等领域。

(四)财务分析

1、营收分析

2022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6,414.27万元,同比增长157.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859.87万元,同比增长107.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32,536.18万元,同比增长182.23%

2013-2022年当升科技主营业务收入表(单位:万元)

年份

营业收入

净利润

2013

62995.4

302.80

2014

62499.8

-3782.45

2015

86042.27

621.54

2016

133454.7

9376.55

2017

215790.61

14584.30

2018

328066.94

30433.58

2019

228417.54

-27094.96

2020

318331.72

24355.70

2021

825786.54

82391.26

2022

2126414.27

232536.18

注:净利润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数值

2、分产品盈利

2021-2022年当升科技分产品盈利表(单位:万元,%

分类

2021

2022

金额

占比

毛利率

金额

占比

毛利率

锂电材料

690923.92

83.67

17.68

2109438.14

99.2

17.22

智能装备

96711.41

11.71

/

16976.13

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