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湖北省襄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投资布局分析报告(政策规划篇)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0-12-27
|
722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 广东省充电桩 广东省充电基础设施
车研咨询发布的《(十四五)2021-2025年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湖北省与16地级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政策规划、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动力锂电池产业链、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
(一)襄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规划
《关于襄阳市2018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1)新能源乘用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
车辆类型
|
纯电动续驶里程R(工况法、公里)
|
纯电动乘用车
|
150≤R<200
|
200≤R<250
|
250≤R<300
|
300≤R<400
|
R≥400
|
R≥50
|
1.5
|
2.4
|
3.4
|
4.5
|
5
|
/
|
单车补贴金额=里程补贴标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调整系数×车辆能耗调整系数。单位电池电量补贴上限不超过1200元/kWh。
|
(2)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具体如下:
车辆
类型
|
财政补贴标准
(元/kWh)
|
襄阳市财政补贴调整系数
|
襄阳市财政单车补贴上限
(万元)
|
6<L≤8m
|
8<L≤10m
|
L>10m
|
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
|
600
|
系统能量密度(Wh/kg)
|
2.75
|
6
|
9
|
115-135(含)
|
135以上
|
1
|
1.1
|
快充类纯电动客车
|
1050
|
快充倍率
|
2
|
4
|
6.5
|
3C-5C(含)
|
5C-15C(含)
|
15C以上
|
0.8
|
1
|
1.1
|
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
|
750
|
节油率水平
|
1.1
|
2.25
|
3.75
|
60%-65%(含)
|
65%-70%(含)
|
70%以上
|
0.8
|
1
|
1.1
|
单车补贴金额=min{车辆带电量x单位电量补贴标准;单车补贴上限}x调整系数(调整系数包括: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系数/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系数/快充倍率系数/节油率系数),
|
(3)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以提供驱动动力的动力电池总储电量为依据,采取分段超额累退方式给予补贴,具体如下:
补贴标准(元/kWh)
|
财政单车补贴上限(万元)
|
30(含)kWh以下部分
|
30~50(含)kWh部分
|
50kWh
以上部分
|
425
|
375
|
325
|
5
|
(4)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
车辆类型
|
补贴标准
|
燃料电池乘用车
|
20
|
燃料电池轻型客车、货车
|
30
|
燃料电池大中型客车、中重型货车
|
50
|
(二)襄阳市充电基础设施市场政策规划
《襄阳市中心城区充电设施专项规划》:预计2020年,电动公交车配建专用充电桩800个,电动环卫车配建专用充电桩500个,电动物流车配建专用充电桩800个,城市公共充电桩配建3325个,充电桩建设总体规模为5425个。
2019年1月25日,襄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襄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
资料来源
(一)新能源汽车制造业
车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对全国近50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产能、投资、产销、产品结构、战略规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包括全国31省市、近300地级市新能源汽车投资布局分析。
(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车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发展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对全国200多家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生产、建设、运营企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包括全国361省市、近300地级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布局分析。
(三)锂电池产业链
车研咨询研究了锂电池产业链2000多家企业(包括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极液/六氟磷酸锂材料、锂矿/碳酸锂/氢氧化锂、锂电设备、锂电池回收利用)。
1、《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2021-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2021版)》,对全国900多家锂电池企业以及全国投资布局进行了详细分析。
2、《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350多家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三元正极(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
3、《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230多家锂电池负极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人造石墨负极、天人石墨负极、硅基负极、中间相炭微球。
4、《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隔膜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30多家锂电池隔膜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干法隔膜、湿法隔膜、涂覆隔膜。
5、《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与六氟磷酸锂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30多家锂电池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6、《2021-2025年中国锂矿与锂盐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50家锂矿、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7、《2021-2025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200多家锂电设备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车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2000多页),对全国500多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的企业、31省市/近300个地级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政策规划、企业投资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加氢站建设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