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材料:稀土市场核心公司分析(20页报告)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15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为节选内容


如需更多报告,联系客服




扫码阅读报告,或联系13699799697(微信)






1、北方稀土

公司是我国最早建立并发展壮大的国有控股稀土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发展成为集稀土冶炼分离、功能材料、应用产品、科研和贸易一体化的集团化上市公司,形成以稀土资源为基础、冶炼分离为核心、新材料领域建设为重点、终端应用为拓展方向的产业结构,并依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稀土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构筑行业领先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控股股东为包钢(集团)公司,其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矿-白云鄂博矿的独家开采权,拥有内蒙古地区稀土产品专营权。控股股东以公司为平台发展稀土产业,开发利用稀土资源,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上市公司的产业发展优势,奠定公司发展基础。为提高稀土产品附加值,促进稀土元素平衡高值利用,推动稀土产业向下游高端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发展,做精做强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公司发挥稀土资源优势,以资本为纽带,通过独资设立、合资组建、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磁性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产业。

图片

公司主要产品为稀土原料产品与稀土功能材料。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稀土原料产品中,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金属分别实现销量1.71/6.15/2.16 万吨,分别同比-12.66%/+35.02%/+1.69%;稀土功能材料中磁性/抛光/储氢材料分别实现销量3.48/1.89/0.14 万吨,同比+30.02%/-10.54%/+4.81%。

持续稳定的指标获得量彰显公司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竞争力。近年来,在国家稀土开采、生产总量控制计划指标分配中,公司获得的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标分配量分别占据年度指标总量的50%以上。2023年,公司稀土开采量指标为16.67 万吨,占全国指标总量的69.44%;公司稀土冶炼分离量指标为15.22万吨,占全国指标总量的66.19%。

图片


白云鄂博矿是中国稀土储量最大、类型特殊的特大型稀土、铁、铌、钍等多金属复杂共生矿,不仅是钢铁原料产地,也是世界最大型的优质稀土矿床。白云鄂博矿基础储量占全国的87.2%,平均含稀土氧化物(REO)3%-5%,预测全区稀土资源远景储量超过1.35 亿吨。白云鄂博稀土矿与铁共生,主要稀土矿物有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其比例为3:1,都达到稀土回收品位,稀土总储量REO 为3500 万吨,约占世界储量的38%,稀土储量居世界前列,铌、钍储量居世界第二位。

依托包钢股份优质资源,协议价采购稀土精矿。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矿-白云鄂博矿的独家开采权以及内蒙古地区稀土产品专营权。控股股东下属子公司包钢股份向公司供应稀土精矿,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原料保障。2023H1,公司向包钢股份采购稀土精矿15.93 万吨(折50%REO),采购均价约为3.32 万元/吨,采购金额为52.84 亿元(不含税)。

公司稀土原料产品与稀土功能材料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高,2022 年,公司稀土原料产品中原料成本占比为70.06%,稀土功能材料中原料成本占比为86.90%。稀土原料采购价格变动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较大。公司向包钢股份以协议价采购稀土精矿,具备一定的原材料成本优势,公司毛利率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绿色冶炼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产能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公司以全资子公司华美公司为主体,投资建设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项目已启动并完成环评、能评评审,前期工作稳步推进;计划2024Q4一期工程投产。金蒙稀土年产3000 吨REO 稀土精矿冶炼分离线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预计于2024Q2 投产;年产2000 吨REO 钕铁硼废料回收自动化生产线项目预计于2024Q4 投产。

2、金力永磁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磁组件及稀土永磁材料回收综合利用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领先供应商。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3C、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节能电梯、轨道交通等领域,并与各领域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成品总产量10965 吨,同比增长15.18%。分下游应用领域来看,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收入达到24.10 亿元,同比增长26.19%;

公司节能变频空调领域实现收入10.58 亿元,同比下降25.86%;风力发电领域收入4.44 亿元,同比下降32.01%;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收入为1.65 亿元,同比下降11.76%。

持续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赢得客户高度认可。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的生产技术门槛较高,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节能变频空调压缩机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需要使用晶界渗透技术,使公司能够在保持钕铁硼永磁材料高性能的同时减少中重稀土的使用,并开发高牌号产品。公司持续保持对研发的投入,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2.56 亿元,同比增长15.99%。

公司已掌握以晶界渗透技术为核心的自主核心技术及专利体系,包括晶界渗透技术、配方体系、晶粒细化技术、一次成型技术、生产工艺自动化技术以及耐高温耐高腐蚀性新型涂层技术。公司已掌握以晶界渗透技术为核心的自主核心技术及专利体系,并就自主研发的晶界渗透工艺技术申请并获得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产9364 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品,同比增长36.20%,占同期公司产品总产量的85.40%,同比提高13.19pct。

公司总部位于重稀土主要生产地江西赣州,并在轻稀土主要生产地内蒙古包头建设了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基地。公司与包括北方稀土集团、中国稀土集团在内的重要稀土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公司根据稀土价格波动趋势和在手订单情况及时调整更为谨慎的稀土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策略、与客户建立调价机制、优化配方及工艺技术等措施,以减少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公司毛利率在行业主要可比公司中保持领先水平。

发展路径清晰,产能释放可期。公司在2021 年3 月制定2021 年至2025 年发展规划,规划在2022 年具备2.3 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的基础上,逐步配置资源和能力,建设好赣州、包头、宁波生产基地;规划到2025 年建成4 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2022 年公司已顺利完成2.3 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的发展规划;同时,公司包头二期12000 吨/年产能项目、宁波3000 吨/年高端磁材及1亿台套组件产能项目正在按计划建设;2023 年6 月,公司“高效节能电机用磁材基地项目”取得赣州经开区相关部门的施工许可证,启动项目建设。

3、中国稀土

中国稀土主要从事中重稀土原矿加工与稀土氧化物等产品的生产经营,以及稀土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从事稀土产业运营,在生产技术、产品品质、质量控制、节能环保、贸易经营、团队管理、合规运营等方面建立了较好优势,近年来经营规模和业绩持续向好,资产质量不断提升,资产负债结构合理。作为中央企业实际控制的专业化稀土上市平台,公司以其主业突出、股权多元、治理科学、运营高效、盈利良好等优势获得各方较好认可。

公司资源储备能力持续增强,中稀湖南的注入为公司业绩提供保障。公司通过华泰鑫拓参股华夏纪元持股的圣功寨稀土矿探矿权和肥田稀土矿探矿权的运营实施符合相关的行业准入资格,为提高探转采工作效率,公司正优先开展圣功寨稀土矿探转采办理工作。现阶段,圣功寨稀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已通过自然资源部的审查。2023 年12 月,公司公告,公司向中国稀土集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的中稀湖南94.67%股权已完成过户。中稀湖南的注入将增厚中国稀土的资源保障能力,目前中稀湖南稀土项目已进入生产经营阶段。

此外,2 月1 日,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将广晟集团所持广东稀土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国稀土集团。至此,中国稀土的实际控制人中国稀土集团,将通过广东稀土集团同时成为广晟有色的实际控制

4、包钢股份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钢股份)的前身——包钢(集团)公司成立于1954 年,是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156 个重点项目之一,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也是周恩来总理唯一为其投产剪彩的钢铁企业。经过60 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作为包钢(集团)公司的重要钢铁板块,包钢股份于1999 年6 月29日成立,于2001 年3 月9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公司实控人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钢铁方面:公司已形成年产1750 万吨铁、钢、材配套能力,总体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外一流:形成“板、管、轨、线”四条精品线的生产格局。拥有CSP、宽厚板,世界先进的2250mm 热连轧及配套冷轧连退、镀锌等生产线,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拥有5 条无缝管生产线,是我国品种规格最为齐全的无缝管生产基地。拥有两条世界先进的万能轧机高速钢轨生产线,是世界装备水平最高、能力最大的高速轨生产基地。拥有5 条线棒材、带钢生产线,是我国西北地区高端线棒材生产基地。

稀土方面:公司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拥有的白云鄂博矿是世界闻名的资源宝库,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为14亿吨;稀土折氧化物储量3900 万吨,居世界第一,萤石储量1.3 亿吨,居世界第二;铌储量660 万吨,居世界第二。包钢集团开采的白云鄂博矿石,排他性供应公司,公司拥有了白云鄂博矿资源开发的权利。

公司2015 年非公开发行股份收购了包钢集团的尾矿库,资源储量2 亿吨,稀土折氧化物储量约1382 万吨,居世界第二;萤石储量4392 万吨。公司拥有45 万吨稀土精矿生产能力。预计2023 年下半年萤石产能将达到80 万吨,为稀土冶炼分离行业和氟化工行业提供原料。

2022 年公司钢铁和非钢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2%、18%。2018-2021 年公司钢铁业务盈利占据主要地位,但由于2022 年钢铁行业步入下行周期,公司钢铁业务出现亏损;而2022 年稀土价格均值较高,因此包含了稀土的非钢业务表现良好。

自2017 年开始,公司与北方稀土签订稀土精矿关联交易协议的公告。关联交易中稀土精矿价格的调整会参考定价日前一季度百川网、瑞道网、亚洲金属网、我的钢铁网及ARGUS 网五家网站均价。公司与北方稀土约定,自2023 年4 月1 日起,在相关定价公式不变的情况下,每季度首月上旬,公司经理层根据上述定价公式计算、调整稀土精矿价格,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或补充协议并公告。

5、广晟有色

公司背靠广东稀土集团,不断完善稀土产业链。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53 年原广东省冶金厅,2002 年改制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广州公司,2009 年成功借壳海南兴业聚酯有限公司后于上交所上市。上市后公司通过多次定增持续拓展稀土产业链:2014 年公司收购德庆兴邦等关联稀土资产,2016 年开展大埔五丰矿、红岭钨矿扩界项目,2021 年定增募资建设晟源8000 吨/年磁材项目。2020 年广东稀土集团通过受让股权划转成为公司控股股东,2024 年1 月公司公告。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广晟控股集团通过国有股权划转将持有的广东稀土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稀土集团,划转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由广东省国资委变为中国稀土集团。

广东稀土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为中国稀土集团。2024 年1 月1 日,广晟有色公告,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广晟控股集团通过国有股权划转将持有的广东稀土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稀土集团,划转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广东稀土集团(持股38.45%),实际控制人变为中国稀土集团。

公司纵向完善稀土产业链的同时,横向构筑“稀土、钨、铜”三大产业布局。公司主要从事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以及有色金属贸易业务,生产产品包括稀土精矿、混合稀土、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永磁材料等。目前公司已经横向构筑“稀土、钨、铜”三大产业布局,纵向打造“矿山开采、冶炼分离、精深加工、贸易流通与进出口”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形成了“12345+1”的产业格局。

公司稀土矿资源优势明显,自有矿山进入放量期。目前公司在产的平远仁居、大埔五丰稀土矿完成扩界后,产量恢复增长,已经达到公司的配额生产能力。2019-2020 年,平远仁居、大埔五丰稀土矿受扩界项目的影响,产量有明显下滑。2022 年扩界项目完成后产量开始恢复,2023 年平远仁居、大埔五丰稀土矿产量分别为2347/111 吨,总产量同比增长61%。2022 年12 月,公司获得由广东省应急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两座矿山已具备稀土配额数量全额生产条件(即2700 吨/年)。若未来公司稀土配额增加,也具备进一步增产条件。

公司晟源磁材项目投产落地,订单释放可期。公司目前共布局约1.3 万吨磁材产能。2021 年12 月,晟源公司年产8000 吨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项目动工。2023 年1 月一期2000 吨产能已经建设完毕。另外,公司通过参股东电化公司、福义乐公司布局约5000 吨产能。东电化公司目前设计产能约1500 吨,据公司在投资者问答中披露,东电化公司二期项目已经于2023 年10 月奠基开工,按此前规划,二期达产后总产能将达到4000 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