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全球原铝产量约为7059.3万吨,较2022年增长2.3%,全球原铝产量增速明显放缓,生产活动显著降温。全球原铝产量最大的地区分别是中国、印度等非铝矿主要出产国。2000年至今,中国产量变化最大,2023年末,中国原铝产量约为4166.6万吨,占全球比重约为59%,为全球最大原铝生产地,产量较2000年提升近48个百分点。
中国是全球原铝消费量最大的国家,2020年全球原铝消费量约为6347万吨,其中中国消费占比为60%,2001年以来,占比持续攀升,2016年后,占比增速明显减缓。全球原铝消费水平几乎维持稳定增长,中国原铝实际消费增速波动较大,但增速普遍高于全球变化水平。
中国是全球电解铝最大消费和生产国家,至2023年底,中国电解铝年消费量约为4325.7万吨,较2022年增长5.6%,消费量迅速增长。2023年中国电解铝占全球消费比重的60%以上,较2001年增加45个百分点。中国电解铝消费增速高于全球。虽然中国电解铝消费体量巨大,但基本可以满足自产自给。2023年中国电解铝产量约为4159.4万吨,较2022年增加3.6%,2023年中国自产电解铝占电解铝消费总量的96.2%,自给程度较高。
截至2023年末,中国从全球进口铝及其制品共483.71万吨,较2022年增加22%,其中51.7%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36.8%铝制品来自欧洲,亚洲地区比重增加最明显。中国进口铝及其制品总量震荡增加,除2009年和2020年外,总体增幅不大,2004至2023年CAGR约为2.6%,中国电解铝和铝制品主要依靠自产。
电解铝产能持续增长,根据彭博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球电解铝产能共7900万吨,中国占比57%。从2004年至今,中国产能占比迅速增长,并一直维持世界第一铝冶炼产能大国的地位。但全球铝冶炼增速明显减缓,2023年增幅仅为0.6%。主要原因是全球范围电费在2020年后普遍上涨,以意大利、德国、法国等电解铝消费量较大的欧洲西方国家为代表,2022年末较2020年初电费价格涨幅到达了近466%,中国各省份的电费均价增幅约为21%,增幅相对较小。其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特定行业(如汽车、建筑等)对铝需求的波动,也影响了电解铝产能的扩张。
全球重点铝冶炼产能相对集中,中国头部冶炼厂产能优势明显,冶炼产能稳定增加。截至2022年末,全球最大的电解铝产地依旧是中国。电解铝产能较高的地区大多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电力价格较低廉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电价总体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铝集团、中国宏桥、国家电投集团等大型铝业公司产能较高,其中中铝集团电解铝总年产能超700万吨,中国宏桥集团约为646万吨。
我国铝土矿与氧化铝产能相对落后,优质矿山大多分布在澳大利亚、几内亚等国家和地区,矿山几乎被海外大型铝矿公司持有。中国铝矿储备水平与海外地区差距较大,近年来中国铝业等大型铝业公司均在收购海外铝矿,积极提升自有矿产储备水平。
近年来,我国主要铝业公司收购部分海外铝矿或海外铝业公司的部分股权,参与海外金属资源生产,减少我国铝土矿不足的劣势。
全球铝矿冶炼主要集中在头部铝矿冶炼公司。其中,我国是铝土矿、氧化铝冶炼精炼的最主要国家之一,产能占全球总冶炼总产能的一半以上。
我国铝土矿生产省份地区集中,2024年8月,我国铝土矿产量最大的省份是山西省,产量为232.4万吨,我国铝土矿主要生产集中在山西、河南、贵州、广西,其余省份产量较低。除河南省外其余三省铝土矿产量均出现下滑,其中山西产量同比下降10.6%。我国电解铝产量分布较为分散,多个省份月产量超20万吨,山东、新疆、内蒙等省份月产量已超50万吨。各重点生产省份8月产量环比增幅均小于1%,产量总体变化不大。
2000年至2023年间,我国电解铝产量持续攀升,截至2023年末产量增至4159.4万吨,较上一年增长3.6%,近年来几乎持续维持较高增速。2016年后,印度电解铝产量增速迅速提升,虽生产总量不及我国,但增速明显高于较高。全球电解铝产量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2020年我国电解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较低,需求市场较大。
截至2024年8月,我国原铝合金冶炼开工率约为42%,铝杆和再生铝合金开工率分别为59%和43%。开工率情况较7月环比均有上升,其中原铝系铝合金锭开工率增幅最为明显,增长近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电解铝和铝棒等制品的运行产能增加。我国氧化铝产能约为1021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6%,较2024年1月增长14个百分点。截至今年8月,电解铝建成产能为4529万吨,产能利用率为96%,持续维持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