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报告,联系在线客服或136-997-996-97(微信)
更多相关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氢能产业政策规划
二、氢能产业技术研发
三、氢能产业企业合作
四、制氢
五、储氢
六、运氢
七、氢燃料电池交通生产制造
八、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
九、加氢站
7月2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北京市2024年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征集和示范工程申报的通知》,明确指出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中的重点方向涵盖源头减碳类,具体包括非化石能源先进示范项目、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先进电网和储能示范项目、绿氢减碳示范项目等。
7月3日,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提出培育引进光伏组件、氢能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设备制造项目,稳步发展光伏制氢、波浪发电、海水淡化、LNG冷能利用等项目。
7月6日,南充市经信局发布《南充市氢能产业规划(2024-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达到1000吨/年,建成加氢站5座,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辆500辆,推广氢燃料电池共享车辆500辆;到2031年力争制氢规模超过5000吨/年,实现氢能产业链产值200亿以上,氢燃料电池开始批量供货,力争达到2000台套年规模;导入SOEC电解水系统生产线,力争达到1000套年规模。
7月6日,《国家碳达峰试点(青岛)实施方案》发布。加快建设“东方氢岛”,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培育“风光+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地热能,探索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
7月9日,山西省长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对《国家碳达峰试点(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显示:推进LNG加气站、充(换)电站、加氢站等清洁能源设施建设,支持建设“油气电氢”联合加注站试点;提高公共服务领域锂电池车、氢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使用比例,鼓励园区企事业单位使用新能源运输工具,扩大民用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
7月11日,浙江省住建厅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汽车加氢站安全运行日常管护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7月5日下午,陕西氢能新能源创新中心项目签约仪式在西咸新区举行,根据协议陕西氢能选址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4号楼、共15层,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建设氢能新能源创新中心。该中心规划布局有新能源检验检测中心、综合服务平台、综合实验平台、新型研发平台、测试环境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引进涵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的新能源链主企业、创业公司和高校项目团队入驻。
7月5日,同惠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院氢能动力测试基地落成典礼在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该研究院是由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科创功能平台有限公司和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新型研发机构,将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积极推进“测试、研发、孵化"三位一体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投入超2亿元。
7月2日,诚志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子公司诚志创新参与设立华德诚志氢动能投资基金暨与专业机构合作投资的公告,华德氢动能基金目标总规模不低于8亿元,首期规模2亿元,诚志创新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首期出资人民币8000万元,占比不低于上述首期规模的40%,其中,首次出资400万元;该基金主要用于投资氢能产业链、新材料等行业领域,以及泊里镇优势产业项目。
7月4日,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与卧龙英耐德(浙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相互协作,以“真诚、互信、共享、共赢”为原则,共同推动风光制氢、绿氨等清洁能源生产及供应,以及节能降碳系统解决方案在冶金领域多种场景的推广及应用;积极探索绿氢研究及应用的项目示范,合力构建清洁能源生产供应及氢冶金的产业新生态。
7月4日,东方市政府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远景能源公司在东方市签订了一份重要协议。这次合作的目标是推动明阳海上风电制氢及氢能利用项目,建设一个百万吨级的绿色电氢氨醇生产基地,同时建立远景零碳风电配套设备制造基地。这样的合作旨在加快绿色能源的转型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7月8日,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临港绿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港集团能源(上海)有限公司四方共同签署上海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合作备忘录。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将围绕绿色氢基能源设置多种交易品种,构建集绿氢、绿色甲醇、绿氨等绿色氢基产品及绿氢证书交易、数据服务于一体的氢能全产业链交易服务平台。
7月9日,新加坡公司Sydrogen Energy Pte. Ltd. (Sydrogen)与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捷氢科技签署了“燃料电池动力船用发动机系统”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计划将燃料电池技术应用于船用发动机系统,联合开发250kW船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为船舶提供推进或辅助动力,支撑新加坡实现航运脱碳目标。
7月10日,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浦东港华数智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华能源(上海)”)与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上海舜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卓能源”)在上海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此次合作,是双方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7月11日,从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了解到,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该公司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米东区建设点对点供电70万千瓦光伏制氢项目,所制取的绿氢将输送给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用于替代天然气制氢,预计每年可节省天然气1亿立方米。
7月1日,内蒙古四子王旗风光储氢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合成绿氨建设项目在杜尔伯特化工园区启动。四子王旗风光储氢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合成绿氨建设项目,依托四子王旗天然风光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集发电、消纳、储能、应用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体系。项目分风光制氢一体化和合成绿氨两部分实施,总投资189亿元。其中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建设风电125万千瓦,光伏115万千瓦,选用ALK碱性液体水电解技术制氢,配置160套1200Nm3/h电解槽、40套气液处理、20套纯化装置、10套补水注碱设施、36台2000m³(1.4MPa)低压球罐;采用深冷技术分离空气制氮,满足氨合成工段所需的氮气气量及其纯度要求;合成绿氨项目投资18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采用国内先进的氨合成技术,利用来自上游的风场产生的绿色电力作为能源,配置电解水制氢装置产生氢气,配置相应的空分装置生产氮气,再将氢气和氮气合成绿氨,年生产能力 50 万吨。
7月1日,四平吉电绿氢能源有限公司梨树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项目化工部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以生物质经过生物质炭化处理制备后的生物煤为原料,依托成熟的煤化工技术路线,经气化、净化、甲醇合成精馏等工艺,建设年产19.7万吨精甲醇,气化装置设置单系列,投料量33万吨/年生物煤,净化装置及甲醇装置均为单系列。电解水装置制氢规模为3.2万Nm³/h,平均供氢量1.36万Nm³/h。结合新能源的波动现状,匹配化工装置的稳定运行,配置了储氢装置,有效储氢能力20.8万Nm³。该能力可保证化工装置全年的调负荷周期不小于24小时。
7月2日,亿利氢田时代公司1000Nm3/h电解槽在客户亿钶公司的安装施工已进入主管道安装阶段,主设备已经就位,所有工程进度按计划有序开展。此次交付的1000Nm3/h电解槽是亿利氢田时代公司自主研发的一代产品,也是当前市场主流技术类产品,具有先进的流场结构设计、新型的复合电镀镍工艺、稳定的电极材料及大流量电解液循环流道等特点。
7月2日,中船通辽市9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甲醇项目获准备案,该项目由中船风电(通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43亿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工业园区木里图园区占地约600亩,计划于2025年6月开工,2027年6月竣工;项目包括60套2000Nm3/h碱性电解槽设备的电解水制氢装置、35万吨甲醇合成装置、3套420td生物质气化炉、甲醇精馏和储罐区,投产后年产32万吨绿甲醇。
7月3日,嘉峪关市新型能源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开工仪式成功举行,该项目总投资22.8亿元,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项目分为二期建设。一期主要是电解水制布朗气的装备制造,计划投资8.8亿元,建设T系列电解槽生产线1条、T20和T9系列布朗气发生器组装生产线1套、年产3GWh储能系统生产线6条,并配套建设研发中心、办公及生活设施等;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年利税6.8亿元,带动就业约165人。
7月3日,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开启公示,该项目分水电解制氢项目、光伏场和风电场项目建设,其中水电解制氢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镇图克工业园区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规划建设36套1200Nm3/h和2套1500Nm3/h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制氢能力最大为46200Nm3/h,设置10台2000m3球型储罐储氢,储氢规模为22万Nm3,可满足下游装置满负荷运行约7.6h连续用氢的需求。
7月4日,在位于海南省东方市的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东方市2024年7月项目集中开工·合作企业签约仪式举行。明阳智慧能源集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将在东方市投资建设明阳海上风电制氢和氢能综合利用示范暨百万吨级绿色电氢氨醇实证项目,包括建设CZ9的90万千瓦海上风电、生物质高温气化基地、绿电制氢配套装置、年产10万吨级绿色甲醇装置、余电上网配套设施。
7月4日,华西堂科技集团产业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丽春镇举行,该项目占地面积约32亩,规划建设华西堂总部、研发中心、吸附剂阀门项目办公楼;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6000吨制氢制氧专用高性能吸附剂、1万台(套)制氢制氧专用阀门、200台(套)吸附塔及反应器等特种装备,将为氢能上下游用户提供关键设备、材料及工程服务。
7月4日,吉林省辽源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高新区天楹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土石方工程项目招标公告。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聚焦“氢动吉林”“醇行天下”等行动,利用辽源的风光资源优势,叠加中国天楹领先的技术优势,打造集发电、消纳、储能、应用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体系。项目规划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容量2.639GW,年产绿氢15万吨、绿甲醇80万吨,助力辽源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和产业生态,进一步推动辽源由传统煤炭基地向现代零碳高地转变。
7月5日,鹭岛绿氢装备制造项目获得备案。项目法人单位为鹭氢科技(辽宁)有限公司。鹭氢科技(辽宁)有限公司为鹭岛氢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嘉庚创新实验室孵化企业。鹭岛氢能自主开发的高性能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备入选了2023年国家级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7月7日,位于武汉陆港枢纽核心区(东西湖区)的长兴集团自研基地内,已完成中试的湖北首套绿电制氢装备生产线正加紧安装,计划在年底投入试产。
7月7日,远景能源赤峰市敖汉旗能源物联网零碳氢项目获备案。建设规模及内容:远景能源赤峰市敖汉旗能源物联网零碳氢项目,项目占地约590亩,规划建设年产21万吨绿氢,新建电解水制氢装置、消防设施、给排水设施、生产配套及辅助等设施。
7月7日,陕西氢能陕蒙3GW新能源发电储能制绿氢项目建议书评审会在西安召开。专家组一致认为,陕西氢能陕蒙3GW新能源发电储能制绿氢项目建议书内容完整、数据翔实,技术方案可行、建设思路总体清晰,可满足后续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
7月9日,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的世界海拔最高风机叶片制造基地及绿色氢能创新基地正式破土动工。
7月9日,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总承包项目电解槽制氢装置及电源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公告显示,中标人为青启未来(北京)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6.365亿元。
7月9日,云梦国华中能新能源有限公司4000Nm³/h电解水制氢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云梦国华中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新建云梦国华4000Nm3/h电解水制氢项目。根据建设单位建设计划安排,本次仅开展2000Nm3/h电解水制氢相关内容的建设,主要包括2套1000Nm3/h电解制氢装置、1套脱盐水装置并配套氢气储罐、办公楼等公辅设施,建成后可形成2000Nm3/h(1060t/a)氢气的生产能力。
7月10日,长春榆树市绿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完成备案。信息显示:项目总投资180亿,计划开工时间2025年6月,计划竣工时间2027年6月。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为:用地总规模50.7204公顷,主要建设储能电站,建设厂区道路、办公楼、厂房、生产车间、储能区、生活区和进站道路。充分利用长春榆树市丰富的风能资源及生物质资源,以风电、电解水制氢和生物质气化为基础,建设年产15万吨/年绿色甲醇工程。
7月1日上午,国内首列四型瓶氢能源智轨电车在川装配下线。
7月2日,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燃料电池汽车高压储氢瓶从自动化生产线下线。中材科技计划追加投资5亿元,在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新建一条年产10万只储氢瓶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建成后,中材科技将一跃成为亚太区域最大的储氢瓶单体制造工厂。目前,该项目已正式获得集团总部批复,将进入实施阶段。
7月12日,工信部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85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四批)拟发布内容予以公示,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北汽申报全国首款Ⅳ型瓶氢车。
7月5日,中石化启动管道工程河北省部分用地预审与选址工作招标,根据披露的信息,京蒙输氢管道河北省部分管道全长约848km,途经张家口市、保定市、廊坊市、石家庄市共4个市23个区县,设置6座站场,37座阀室。此次用地预审与选址工作工作直至取得河北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7月1日,邢台泰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氢能汽车与氢能设备下线仪式,此次下线的氢能汽车主要包括12米城市客车、12米旅游大巴、110千瓦氢能环卫车、140千瓦重卡,以及城市公交、多功能商用车等多种车型。活动中,邢台泰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石家庄腾骥运输有限公司、中平(氢汇)、上海德氢、内蒙古凯渲科技公司等签订采购协议,并与国电投五凌电力公司就风、光新能源及绿电制氢产业投资项目进行签约。
7月1日,国内首列氢能源智轨电车在宜宾智轨产业园装配下线,该车由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制,采用35MPa储氢系统和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一次加氢可行驶200多公里,能够满足城市公共交通的长距离运营需求。据悉,该氢能源智轨电车8月将在宜宾智轨T4线投入使用。
7月11日,陕西省首架液氢无人机样机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了飞行测试。首架液氢无人机样机由陕西同尘和光低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共同研制。该项目验证了应用于液氢无人机的液氢制取、储存、加注及燃料供应系统关键技术的可行性,攻克了液氢加注、无人机液氢燃料供应及液氢无人机集成等关键技术。
7月1日,首批固态金属储氢共享观光车在昆明嵩明县交付运营。这是国内外首批实际投放运营的固态金属储氢观光车。由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富亿农(云南)商业运营有限公司采购,首批15辆(总量200辆)。后续将面向全省投放总量不低于2000辆的氢能共享观光车。
7月1日,100台搭载国氢科技“氢腾”燃料电池系统的欧马可智蓝氢能物流车辆正式交付北京房山氢动利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运营,该批次车辆为4.5吨氢能冷藏车,“氢腾”燃料电池系统额定输出功率80千瓦,搭载行业内最大的氢瓶(260L*2氢瓶组),储氢质量12.4公斤,行驶加制冷续航大于500公里,10分钟即可完成加氢,可满足城市冷链运输出勤率和物流使用需求;温度适应性方面,可实现-30℃低温冷启动,作业温度覆盖-35℃-60℃,整车在冬季也能可靠运营。
7月2日,明天氢能公司向极兔速递批量交付4.5吨燃料电池冷藏车(远程汽车),标志着安徽首批燃料电池冷藏车正式上线运营。本次交付车型搭载明天氢能81kW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
7月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在哈密市伊吾县正式开通运营。在伊吾县氢燃料公交车交付暨运营启动仪式上,首批7辆氢能公交交付运营并发车,实现淖毛湖镇-淖毛湖镇工业园区-白石湖矿区全线直达通行。此次交付投运的公交车由重塑能源联合宇通集团开发,搭载重塑能源自主研发的80kW燃料电池系统。
7月12日,湖北新楚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H18氢能物流车首次批量交付北京。
近日,我国首个光热补能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投入使用。该光热补能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凭借前沿的技术和精密的设备,成功地将太阳能的无限能量转化为热能,进而利用热化学的精湛工艺,将甲醇高效地转化为纯净的氢气。
7月1日,长三角区域规模最大的联和氢能东方氢港加氢站在嘉兴港区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内正式启用,该站配备有水容积18立方米、45兆帕的先进储氢瓶组及两台30立方米的氢气长管拖车,总储氢量达到1000公斤,每日可为约200辆氢能重卡提供氢能加注服务。
7月6日,石化机械自主研制的3台22兆帕大排量隔膜式氢气压缩机,经过极限测试圆满达标后,正式启运,服务燕山石化万方级供氢中心。
7月10日,新疆隆盛达氢能厂站车运行仪式在新疆乌鲁木齐隆盛达公司隆重举行。该项目由隆盛达和国富氢能共同投资,建成的制氢装置厂、综合能源站、10余辆氢能轻卡重卡正式投入运行,是新疆第一座集加油、加气、加氢、充电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站,可保障每日1吨氢气加注量、每日30吨油品加注量、每日1万立方米天然气加注量,正式启动氢能“厂、站、车”市场化商务模式示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