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报告,联系在线客服或136-997-996-97(微信)
更多相关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
链接:《天津市风电市场投资建设与发展前景预测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链接:《天津市分散式风电市场投资建设与发展前景预测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链接:《天津市海上风电市场投资建设与发展前景预测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1、《天津市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施方案( 2016-2030 )》(2017年7月)
根据我市风能资源分布特点,优化发展陆上风电,稳妥推进海上风电,鼓励对低风速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分布式小型风电。
开展风电机组大型化、智能风电等创新技术研究,推动海上风电和低风速风电技术攻关。
2、《天津市分散式接入风电发展规划(2018-2025年)》(2018年10月)
2020-2025年,分散式风电新建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7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57万千瓦。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筹风能资源、能源需求、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优先开发消纳条件好的区域,确保分散式风电健康、有序发展。
消纳优先,就地利用。优化电源布局,合理控制开发节奏,完善电力交易机制,确保优先消纳,强化政策引导,形成有利于风电消纳的体制机制。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紧密结合城市规划和风资源条件,综合考虑接网、环保、土地等关键因素,优化系统配置,发挥分散式风电开发的灵活性优势。
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创新分散式风电政策环境和机制,支持分散式风电技术研发、设备生产、工程建设及运营,鼓励与其他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建立促进分布式能源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3、《天津市新能源产业“十四五”专项规划》(2021年9月)
依托风电光伏新能源智能电站一体化建设项目,大力培育“风光储”“光储充”新业态,开展分散式风电+储能、分布式光伏+储能等领域研究和应用,推进中新生态城集中式储能电站、中海油集团海上平台储能项目建设,加速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布局,建设风光储互补的新能源微电网,提高区域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实现储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系统集成和互补利用,促进分布式能源发电与储能融合发展。
4、《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12月)
在落实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的前提下,积极开发陆上风电,稳妥推进海上风电,促进风能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带动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到2025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00万千瓦。
以滨海新区等区域为重点,积极开发陆上风资源,加快推进大苏庄、小王庄、东棘坨等一批集中式风电项目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企业依托自有建设用地,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促进风电就近消纳利用。创新风电发展方式,结合储能设施建设,推进规模化风电开发;发挥风能资源分布广泛和应用灵活的特点,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风电消纳,促进风电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5、《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2022年8月)
有效利用风能资源,结合区域资源条件,积极开发陆上风电,稳妥推进海上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