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海上风电产业链定位与投资布局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4-06-14 | 202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链接:《广东省风电市场投资建设与发展前景预测深度调研分析报告(2024版)》


链接:《广东省海上风电市场投资建设与发展前景预测深度调研分析报告(2024版)》



链接:《广东省分散式风电市场投资建设与发展前景预测深度调研分析报告(2024版)》



链接:《广东省各地级市海上风电市场分析报告(2024版)》


购买报告,联系在线客服或136-997-996-97(微信)

更多相关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



(1)阳江市海上风电产业链定位

1)《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2018年4月)

在阳江市建设海上风电产业基地。

建设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主要生产5.5兆瓦、7兆瓦和10兆瓦及以上整机、配套叶片,以及包括风电机组塔筒、基础导管架、基础钢管桩、漂浮式基础、海上升压站等相关部件,到2020年形成300台套5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整机、叶片和塔筒规模的产能;配套建设风电装备吊装及基建码头、运维基地,规划到2020年整个产业基地实现产值500亿元。

2)《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7月)

阳江重点发展风电高端装备、经济型、紧凑型海洋工程装备。建设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重点发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

3)《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9月)

打造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加快推进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建设。支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参与海上风电研究。

(2)阳江市海上风电产业链布局

从2017年10月阳江海域打下第一根海上风电桩以来,阳江以打造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为主抓手,从无到有打造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配套最齐全的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2019年,落户和计划落地阳江的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共42个,其中已落户项目20个、总投资近200亿元、年产值超300亿元,涵盖了从整机到叶片、塔筒、海底电缆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国家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阳江)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用示范基地挂牌成立。成立了总规模120亿元的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基金。

2020年,阳江风电全产业链基地签约落户风电配套企业21 家,总投资约330 亿元,明阳整机及叶片、金风科技整机、龙马大型铸造一期、粤水电塔筒、中水电塔架,以及国内唯一国家级风电装备质检中心基地建成投产,基地整机制造年产能约350 台套。加快推进完成首批风机吊装、并网发电,深水区700 万千瓦项目开工建设。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再提速,累计投资267 亿元,占全省总投资41.4%。已落户风电装备制造项目21 个、总投资近200 亿元、年产值超300 亿元,同步构建南中国海海上风电装备出运和运维母港、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海上风电技术创新中心、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海上风电运营维护中心等“一港四中心”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成立海上风电学院。

2021年,阳江市风电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东方电气电机、龙马铸造精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中车电机、东方海缆等项目加快建设。国内首个抗台风实验养殖网箱成功在明阳阳江沙扒科研示范项目安装,国内首台5.5 兆瓦抗台风漂浮式发电机组在三峡沙扒项目成功发电。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基础研究部分落户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并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为阳江海上风电和合金材料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2022年,世界级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加快建设。印发《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规划》。粤电青洲一、二等海上风电项目加快推进,中材叶片等12 个装备制造项目动工、投产。成立全省首个风电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立阳江市海上风电产学研创新联盟。

海洋科技创新动能加速集聚。海洋领域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阳江海上风电学院挂牌成立。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合金材料实验室等省级实验室累计承担科研项目42 个。累计建成海洋水产领域类市级重点实验室2 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