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家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平台)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1-02-11
|
425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车研咨询www.cheyanjiu.com发布的对全国200多家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生产、建设、运营企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包括全国361省市、近300地级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布局分析。
(1)《十四五2021-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发展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00多页
(2)《(十四五)2021-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区域市场发展前景报告(2021版)》1300多页
(3)《(十四五)2021-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市场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简本)》300多页
(4)《200多家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企业分析报告(2021版)》
(5)《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建设运营市场发展分析报告(2021版)》
(6)《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生产制造市场发展分析报告(2021版)》
(7)《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换电站)市场发展分析报告(2021版)》
(8)《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无线充电)市场发展分析报告(2021版)》
国家电网在新能源汽车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战略。
1、2006-2009年
为服务好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2006年初,国家电网公司把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作为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节能减排政策的战略举措,提出按照“试点、示范、培育”三个层面,实施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在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究、标准体系建立、示范工程建设、充电设施运行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投资。
2、2010-2011年
2010年1月底,国家电网发布了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继此前披露将在27个城市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后,报告披露公司已制定并实施电动汽车推广计划,制定了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模式和运营模式方案。这是国家电网在连续五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首次提及电动汽车推广计划。
2010年8月,国家电网加入“中国企业电动汽车产业联盟”,并担任充电与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国电电网确定了智能充换电运营模式的基本思路,即“换电为主、充电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
3、2012-2013年
自2012年初以来,国家电网发布充换电站建设招投标信息急剧减少,而2011年国家电网平均每月至少发布3次充换电站招投标信息。
之所以战略收缩,一方面是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中没有对换电模式进行阐述,仅仅提到:“要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和公共快速充换电设施,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因为无车可充,大多数场所及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国内已建完毕的充换电站有50%处于闲置状态。
2012年5月,国家电网在内部工作会议表示,未来在充电站建设方面,不再寻求遍地开花的战略规划,而会将是否具备商业化及成熟运营模式作为建站的前提条件。同时强调2012年将优化电动汽车电池的充换电服务运营模式,推进重点城市、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
4、2014年之后
相对2013年研究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商业运营模式的工作计划,国网公司2014年1月工作会议提出要计划科学有序建设充换电设施,将按照“主导快充、兼顾慢充、引导换电、经济实用”的原则,优化充换电服务网络规划和布局,以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和23个国家示范城市为重点,推进充换电网络建设。
2014年5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召开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设施市场发布会,全面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以及慢充、快充等各类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未来国家电网公司将重点发展电动汽车直流快充领域,并且进一步放开交流慢充市场,引入社会资金和力量参与慢充设施建设。
2016年12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在“2016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创新高峰论坛”上表示,国家电网牵头编制中电联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团体标准,为电动汽车行业互联互通奠定技术基础。与普天、特来电、万帮等17家企业完成互联互通测试,积极探索和建立互联互通商业运营模式。与比亚迪、吉利等8家主流新能源汽车加强战略合作,完成20余款车型的运行数据联调,为实现车桩网一体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同时,依托国网云计算技术,加快建设充电服务云、车辆服务云、政府服务云、增值服务云等多业务应用开放平台,发布“e充电”“如e行”APP应用,解决用户找桩慢、出行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