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家氢能与燃料电池企业: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重/轻卡+客车+燃料电池+供氢系统)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1-02-09 | 209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车研咨询http://www.cheyanjiu.com发布的氢能与燃料电池系列报告,对全国500多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的企业、31省市/近300个地级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政策规划、企业投资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加氢站建设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2000多页

(2)(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分析报告(2021版)》

(3)(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中国加氢站市场竞争与投资分析报告(2021版)》

(4)(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发展分析报告(2021版)》

(5)《600多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分析报告(2021版)》

(6)《31省市/近300地级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投资布局分析报告(2021版)》

更多相关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
上汽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整车(含乘用车、商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正推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的商业化,并开展智能驾驶等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探索;零部件(含动力驱动系统、底盘系统、内外饰系统,以及电池、电驱、电力电子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智能产品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汽车电商、出行服务、节能和充电服务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汽车相关金融、保险和投资业务;海外经营和国际商贸业务;并在产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布局。
公司采取投资管控与实体运营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对下属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进行投资管控,对自主品牌业务进行实体运营。
2020年9月13日,上汽集团正式发布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 上汽大通EUNIQ7,并同时宣布中国汽车行业首个“氢战略”: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上汽捷氢科技(为行业提供燃料电池产品及工程服务的高科技企业)达到百亿级市值,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在10% 以上。
2006年,上汽集团成立了燃料电池车事业部。公司具备了自主的迭代开发能力。除了自主开发,也在进行国际合作。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公司完成了两个燃料系统的定型开发,分别是200A,200B,四款车是最早荣威750到荣威950,大通的FCV80和申沃的燃料电池客车。
 
2009年6月,上海大众帕萨特领驭车型为基础研制的16辆帕萨特领驭氢燃料电池轿车到美国开展为期半年的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行服务。集成由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汽集团等研制的新一代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而试制完成。
2010年通过几个研发部跟同济、清华的合作有一批燃料电池车的推出在世博会做了运行。2010年到2014年燃料电池汽车主要做科技示范。
2014年9月3日,“创新征程——2014年新能源汽车万里行”上海站发车,7辆上汽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包括3辆荣威燃料电池轿车在内首次开上高速公路
2016年,荣威950推出,2017年推出FCV80。
2017年11月,上汽集团在201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展示了两款氢燃料电池车型,分别为轿车荣威950和燃料电池轻型客车大通FCV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