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家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三元)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1-01-11 | 312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车研咨询(www.cheyanjiu.com)研究了锂电池产业链2000多家企业(包括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极液/六氟磷酸锂材料、锂矿/碳酸锂/氢氧化锂、锂电设备、锂电池回收利用)。
《中国锂电池产业链市场投资布局分析报告(2021版)》2000多家企业
手机在线阅读,微信识别二维码

350多家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详细分析
手机在线阅读,微信识别二维码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

1、《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2021-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2021版)》,对全国900多家锂电池企业以及全国投资布局进行了详细分析。
2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350多家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三元正极(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
3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230多家锂电池负极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人造石墨负极、天人石墨负极、硅基负极、中间相炭微球。
4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隔膜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30多家锂电池隔膜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干法隔膜、湿法隔膜、涂覆隔膜。
5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与六氟磷酸锂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30多家锂电池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62021-2025年中国锂矿与锂盐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50家锂矿、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7、《2021-2025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200多家锂电设备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企业简介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性能聚酯工业纤维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原主业为涤纶工业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但于2016年四季度完成收购智航新能源的51%股权,从而形成双主业:涤纶工业丝和锂电池。由于2016年四季度智航新能源才并入公司,因而锂电池业务对公司的贡献在2017年才能得到完整体现。
2019年1月15日,*ST尤夫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尤夫控股及颜静刚、公司间接控股股东苏州正悦,以及中融信托、航天智融等方签订了《关于湖州尤夫控股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的补充协议》。苏州正悦拟通过中融信托,向航天智融转让其所持有的尤夫控股100%的股权,从而间接转让尤夫控股持有的上市公司*ST尤夫股份。
航天智融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航天科工投资基金,其控股股东为航天科工资管,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同日,在*ST尤夫全资子公司江苏智航新能源与河南锂想动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产品销售框架合同》的签约仪式上,航天科工资管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恩海正式亮相。
2020年3月26日,*ST尤夫与江苏瑞鸿锂业有限公司、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以及周发章、泰州兴港投资有限公司、江苏就到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沈平、李华杰签订了《关于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公司拟将持有的智航新能源65%的股权以4.74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瑞鸿锂业。瑞鸿锂业为智航新能源在《股权转让协议》项下的相关义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周发章、泰州兴港、出行公司、沈平、李华杰为瑞鸿锂业及智航新能源在《股权转让协议》项下的相关义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其中,担保方周发章、泰州兴港分别持有瑞鸿锂业60%、40%的股权。
2019年度,公司总资产5909745732.4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92%;营业收入3084044798.89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158392.0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5.84%;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股,比上年同期增加105.84%。
(二)锂电池
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智航新能源拥有三元正极材料、电芯和PACK系统的完整生产线。是一家专注于动力型锂电池正极材料、锂电池、电池组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已与东风汽车、华晨汽车、中植汽车、中船重工、江苏奥新等车企展开合作。
2016年6月,智航新能源入选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四批)。
2016年9月,尤夫股份以10.098亿元跨界收购了智航新能源51%的股权。
2016年11月,尤夫股份与持有智航新能源49%股权的其他股东同比例向其进行增资。
2017年11月,尤夫股份再次收购智航新能源剩余49%股份。
2018年上半年,智航新能源为物流车的配套量超过了宁德时代。但7月19日,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该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收到了相关诉讼文件。由于智航新能源结欠货款,被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截至2018年4月24日双方对账显示,被告尚结欠原告货款共计9000万元。
2019年11月27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消息,称装备工业司就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约谈了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要求企业立即对已销售产品开展自查整改,针对产品质量问题逐条提出解决措施,并对研发、生产、检测和售后等各环节进行系统梳理和整顿优化。
2020年3月18日,*ST尤夫(002427)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泰州盈泰锂电技术有限公司及周发章签署了《债权债务转移协议》。约定锂想动力将其对智航新能源负有的部分债务约2.3092亿元转移给盈泰锂电,由盈泰锂电直接向智航新能源偿还该笔债务,周发章就该笔债务的偿还承担连带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