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家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杉杉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钴酸锂+锰酸锂+三元+前驱体)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1-01-11 | 266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车研咨询(www.cheyanjiu.com)研究了锂电池产业链2000多家企业(包括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极液/六氟磷酸锂材料、锂矿/碳酸锂/氢氧化锂、锂电设备、锂电池回收利用)。
《中国锂电池产业链市场投资布局分析报告(2021版)》2000多家企业
手机在线阅读,微信识别二维码

350多家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详细分析
手机在线阅读,微信识别二维码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
1、《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2021-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2021版)》,对全国900多家锂电池企业以及全国投资布局进行了详细分析。
2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350多家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三元正极(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
3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230多家锂电池负极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人造石墨负极、天人石墨负极、硅基负极、中间相炭微球。
4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隔膜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30多家锂电池隔膜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干法隔膜、湿法隔膜、涂覆隔膜。
5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与六氟磷酸锂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30多家锂电池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62021-2025年中国锂矿与锂盐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50家锂矿、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7、《2021-2025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200多家锂电设备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企业简介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996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首批上市的男性商务着装公司之一。
早在1999年,杉杉就进入锂电池行业,从生产电池负极材料开始,之后又做正极材料和电解液。自2015年以来,杉杉股份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下游延伸。
2016年8月,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旗下品牌服装获得分拆独立上市的许可。在分拆完成后,杉杉股份将彻底告别服装业务,成为一家以锂电池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营业务的新能源企业。2018年2月,杉杉品牌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杉杉品牌公司处于中国证监会审核反馈阶段,公司将持续推进香港联交所上市事宜。
杉杉股份的战略是打造新能源汽车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逐步形成整车研发制造、动力总成系统集成、新能源汽车专用底盘研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三电系统维护等完整的产业体系,并整合现有的锂电材料产业及金融支持服务能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
2019年7月12日,杉杉股份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下属子公司杉杉控股有限公司、杉杉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杉杉控股与杉杉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杉杉控股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将所持杉杉股份1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转让予杉杉集团,占公司总股本的8.91%。
本次股权转让后,杉杉集团将直接持有杉杉股份3.67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2.69%,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郑永刚,不会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杉杉控股将直接持有杉杉股份8062.91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18%。
2020年4月27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中文名称“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杉杉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SHANSHAN LITHIUM INDUSTRY CO.,LTD.”。
鉴于锂电池材料业务已构成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同时考虑公司“聚焦锂电”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为进一步突显核心产业竞争力,提升公司所属行业辨识度,公司拟对公司名称进行变更,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匹配,突出公司核心业务,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战略定位和未来发展规划。
2020年5月18日,2019年度股东大会上,杉杉股份关于拟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获得通过,“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将变更为“杉杉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同日,第十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选举李智华为公司新一任董事长。
(二)发展战略
杉杉股份未来将以新能源业务作为企业发展重点,立足于锂电池材料,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产业协同效应。以“互联网+”与“工业4.0”的智能共享思维,规划了“动力电池材料与能源循环和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循环”两大体系。
左环紧抓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关键材料与系统集成,基于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建立专业的动力电池系统集成能力,并进行动力电池梯次储能利用,将储能与新能源发电及售电服务相结合,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拆解及材料再生,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闭环。
右环紧抓新能源汽车推广运营和服务,为用户提供整车设计、汽车充电、汽车租赁、汽车智能管理及运维等服务,打造杉杉新能源产业的绿色生态系统。
图表1: 杉杉股份新能源业务结构图
 
说明: C:UsersTK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1440635953QQWinTempRichOle97DERA9Q63W@}HJS`30J76U.png
 

 
(三)业务结构
杉杉股份业务分为新能源业务及非新能源业务。新能源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为公司主要的业绩来源及发展重点,包括锂电池材料、新能源汽车(包括电池系统集成、动力总成、整车设计与研发及充电桩建设与新能源汽车运营)及能源管理服务业务。非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服装品牌运营、类金融和创投业务。
从1996年上市后,杉杉股份的主要产品经历了多次调整,如下表:
图表2: 杉杉股份业务结构变化表(分产品)
2004/2005 2006/2007 2008-2010 2011 2012 2013/2014 2013-2015 2016-2019
西服 西服 西服 原创品牌 杉杉品牌服装 杉杉品牌服装 杉杉品牌服装 服装
休闲服 休闲服 休闲服 国际品牌 其他品牌服装 其他品牌服装 其他品牌服装 投资及类金融
针织品 针织品 针织品 针织品 针织品 针织品及贸易 针织品及贸易 正极材料
        投资 投资及类金融 投资及类金融 负极材料
锂电池材料 锂电池材料 锂电池材料 锂电池材料 锂电池材料 锂电池材料 锂电池材料 电解液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
  太阳能           光伏

(四)财务分析
虽然近几年公司业务结构不断调整,但服装业务与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一直占主导地位。2012年之前,服装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占主导地位。2013年之后,锂离子电池超过服装业务。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7991.10万元,同比下降1.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80.88万元,同比下降75.81%;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6101.43万元,同比下降46.88%。
图表3: 2019年杉杉股份分行业营收结构表(单位:万元,%
分类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收入 毛利率 占比 收入 毛利率 占比 收入 毛利率 占比
锂电池材料             679145.68 17.83 78.24
其他新能源业务             12152.65 -6.68 1.40
能源管理             66731.35 23.87 7.69
服装             77861.39 43.12 8.97
其他(含投资、类金融)             13831.27 / 1.59

图表4: 2016-2018年杉杉股份分行业营收结构表(单位:万元,%
分类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收入 毛利率 占比 收入 毛利率 占比 收入 毛利率 占比
锂电池材料 700543.47 19.00 79.13 603613.94 24.80 72.98 409594.66 23.01 74.81
新能源汽车 11339.95 -3.75 1.28 54506.06 7.17 6.59 9452.31 9.18 1.73
能源管理 70792.27 19.51 8.00 84896.70 15.89 10.26 60984.04 15.71 11.14
服装 77429.91 45.26 8.75 66635.63 47.96 8.06 52373.82 44.91 9.57
其他(含投资、类金融) 13885.35   1.57 11579.41 / 1.40 11449.92 / 2.09

(五)锂电池材料
1、锂电池材料总况
杉杉股份进入新能源领域始于1999年,从负极材料起步,很快将产业延伸到正极材料、电解液等锂电池材料其他品类。
公司已在上海、宁波、长沙、郴州、东莞、廊坊等地设有生产企业和研究院,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综合产能前三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是日本IIT总研年报中连续四年唯一上榜的中国锂电材料制作商,已与三星、LG、索尼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拥有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郴州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东莞市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控股子公司。
公司的产品涵盖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产品有钴酸锂系列产品、多元材料系列产品、锰酸锂系列产品和三元前驱体;锂电池负极材料产品主要是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复合石墨及硅基负极材料;电解液产品包括各种规格型号锂电池电解液及其生产原料六氟磷酸锂。
2、锂电池材料产销量
图表5: 2011-2019年杉杉股份锂电池材料产销表(单位:吨)
(单位:吨)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产量 10722 17039.2 22629.9 29534 41876 47125 61281 69488 88824
销量 10448.5 16716.6 21516.1 27764 40613 47805 58775 67353 89986
库存量 693.2 1015.8 1944.5 3714 4977 4298 7235 8660 7499

3、锂电池材料营业收入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加速退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负增长,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调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公司调整客户结构,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锂电材料业务实现总销售量89986吨,同比增长34%,主要系负极业务和电解液业务销售量同比增长所致;主营业务收入679145.68万元,同比下降3.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56.20万元,同比下降40.26%,主要系上游原材料锂、钴等金属价格的大幅下滑、终端需求对成本控制更加严苛等原因导致公司产品价格承压下行,盈利空间缩小。
图表6: 2002-2019年杉杉股份锂离子电池材料营业收入表
年度 营业收入(万元) 占总营收比(%) 毛利率
2002年 5071.13 5.67 31.33
2003年 8454.69 9.83 33.12
2004年 24020.66 24.00 26.16
2005年 46152.26 37.18 17.68
2006年 48064.38 31.13 14.01
2007年 70418.30 32.29 15.12
2008年 98661.17 39.60 14.21
2009年 77622.68 36.41 16.67
2010年 126214.47 44.43 20.08
2011年 115727.81 38.54 23.02
2012年 167840.81 44.69 20.73
2013年 216385.76 53.46 19.21
2014年 239888.79 65.56 18.18
2015年 339821.39 78.99 16.79
2016年 409594.66 74.81 23.01
2017年 603613.94 72.98 24.8
2018年 700543.47 79.13 19.00
2019年 679145.68 78.24 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