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第三次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的公示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2-07-02 | 1591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环评报告下载链接:全国锂电池产业链环评报告汇总







资料来源:


车研咨询研究了锂电池产业链3000多家企业(包括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材料、锂矿/碳酸锂/氢氧化锂、锂电设备、锂电池回收利用)。


1、目录下载链接:《“十四五”中国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年)》

     

     目录下载链接:《“十四五”中国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2022版)》


     报告对全国约1300多家锂电池企业以及全国投资布局进行了详细分析。


2、《“十四五”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版)》,对全国约500家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三元正极(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


3、《“十四五”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版)》,对全国300多家锂电池负极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人造石墨负极、天人石墨负极、硅基负极、中间相炭微球。


4、《“十四五”中国锂电池隔膜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版)》,对全国150多家锂电池隔膜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干法隔膜、湿法隔膜、涂覆隔膜。


5、《“十四五”中国锂电池电解液与六氟磷酸锂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版)》,对全国250家锂电池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材料等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6、《“十四五”中国锂矿与锂盐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版)》,对全国约250家锂矿、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7、31省市/近300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2022版)(1000多页)


购买报告,联系在线客服或136-997-996-97(微信)

更多相关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锂电池生产企业/厂商产能投资布局(含pack)(1000多家)


在线阅读链接:2022年全国各省、地级市1000多家锂电池生产企业/厂商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山东省16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江苏省13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浙江省11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江西省11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安徽省16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福建省9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河南省17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湖北省13地级市/州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湖南省14地级市/州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广东省21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广西14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天津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内蒙古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河北省11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山西省11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四川省21地级市/州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贵州省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云南省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重庆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陕西省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甘肃省地级市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青海省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宁夏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辽宁省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名单目录)



二、回收利用企业投资布局


在线阅读链接:2022年全国各省、地级市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产能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企业/厂商名单目录)


在线阅读链接:2022年全国各省、地级市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企业/厂商名单目录



三、正极材料企业投资布局


在线阅读链接:2022年全国各省、地级市500家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厂商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企业/厂商名单目录)


四、负极材料企业投资布局


在线阅读链接:2022年全国各省、地级市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厂商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企业/厂商名单目录)


五、隔膜材料企业投资布局


在线阅读链接:2022年全国各省、地级市隔膜材料生产企业/厂商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企业/厂商名单目录)


六、电解液材料企业投资布局(含LiFSI+溶剂+添加剂


在线阅读链接:2022年全国各省、地级市电解液与六氟磷酸锂材料生产企业/厂商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企业/厂商名单目录)



七、锂盐材料企业投资布局


在线阅读链接:2022年全国各省、地级市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生产企业/厂商投资布局分析报告(含企业/厂商名单目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第三次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2年6月21日至2022年6月27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惠州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滨河东路15号展创大厦20楼05室,邮编516006

  联系电话:0752-3232952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第三次扩建项目

建设单位: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惠州市仲恺高新区15号小区B栋厂房3楼B3S车间

环评机构:

广东绿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位于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15号小区地块,主要从事组装手机锂离子电池,年产软包电池20000万个、封装电池10000万个(生产过程中不涉及电极材料的预处理与电极浆料搅拌、电极制模及分切、电池芯的组装、注入电解液和电池的化成工艺工序)。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8日获得惠州市环境保护局仲恺高新区分局对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惠仲环建[2015]44号),于2018年6月25日取得原惠州市环境保护局仲恺高新区分局的竣工环保验收意见函(惠市环(仲恺)函[2018]80号)。为适应市场需求,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于原址2楼B2S车间的软包电池生产线上增加丝印工序,扩建项目的产品及产能不变,仍为年产软包电池20000万个、封装电池10000万个,扩建项目于2020年4月13日取得惠州市生态环境局仲恺分局的环评批复(批复文号:惠市环(仲恺)建[2020]95号),并于2020年4月23日取得国家排污许可证(914413007436809912001U),于2020年8月24日取得惠州市生态环境局仲恺分局的竣工环保验收意见函(惠市环(仲恺)函[2020]274号)。为适应市场需求,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于2021年在原址的B2S车间进行扩建,扩建项目投资1100万元,扩建项目新增软包电池2922.1万个/年(并取消封装电池的生产),扩建完成后项目年产软包电池22922.1万个/年,该项目于2021年9月17日取得惠州市生态环境局仲恺分局的环评批复(惠市环(仲恺)建(2021)106号)。

由于业务拓展,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拟投资87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于惠州市仲恺高新区15号小区(1#地块)B栋厂房3楼B3S车间,扩建印刷生产线,该项目为“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第三次扩建项目”(以下称第三次扩建项目),项目年印刷软包电池2610万块,其中印刷软包电池为外购,本项目不进行印刷软包电池的生产,扩建项目新增员工70人,依托现有项目的宿舍楼食宿,年工作300天,每天两班制,每班工作8h。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水:项目无生产废水。员工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纳入市政纳污管网,进入惠州市第七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2、项目油墨调配、丝印、固化、喷码等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建设单位拟经1套“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可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5-2010)表2中凹版印刷、凸版印刷、丝网印刷、平版印刷(以金属、陶瓷、玻璃为承印物的平版印刷)Ⅱ时段排放限值及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厂区内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的相关要求。

3、噪声:项目采取有效的噪声治理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排放。

4、固体废物:主要为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以及生活垃圾。项目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包括包装废物和废网版,经分类收集后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回收处理;废活性炭、废抹布、有机溶剂废液、废原料桶、废机油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交给有资质单位处置,并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员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及时交予环卫部门集中处理。

5、环境风险:废气收集治理设施故障,导致项目产生的有机废气未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造成废气在车间内和项目周边的浓度增大,影响员工和周边环境,应落实废气治理设施的设置和运行,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定期对废气治理设施进行检修。

公众参与

我局在受理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