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2021-2025年河北省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政策规划篇)
来源:
|
购买报告:13699799697(微信)
|
发布时间: 2020-11-30
|
984 3612次浏览
|
分享到:
(十四五)2021-2025年河北省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政策规划篇)
车研咨询发布的《(十四五)2021-2025年河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河北省与11地级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政策规划、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动力锂电池产业链、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
资料来源
(一)新能源汽车制造业
车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对全国近50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产能、投资、产销、产品结构、战略规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包括全国31省市、近300地级市新能源汽车投资布局分析。
(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车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发展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对全国200多家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生产、建设、运营企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包括全国361省市、近300地级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布局分析。
(三)锂电池产业链
车研咨询研究了锂电池产业链2000多家企业(包括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极液/六氟磷酸锂材料、锂矿/碳酸锂/氢氧化锂、锂电设备、锂电池回收利用)。
1、《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2021-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2021版)》,对全国900多家锂电池企业以及全国投资布局进行了详细分析。
2、《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350多家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三元正极(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
3、《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230多家锂电池负极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人造石墨负极、天人石墨负极、硅基负极、中间相炭微球。
4、《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隔膜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30多家锂电池隔膜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干法隔膜、湿法隔膜、涂覆隔膜。
5、《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与六氟磷酸锂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30多家锂电池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6、《2021-2025年中国锂矿与锂盐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50家锂矿、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7、《2021-2025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200多家锂电设备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车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2000多页),对全国500多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的企业、31省市/近300个地级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政策规划、企业投资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加氢站建设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河北省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政策规划
《河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到2020年: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形成50万辆各类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其中乘用车35万辆、专用车10万辆、客车5万辆,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居国内前列。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形成1-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销量进入全国前五、2-3家具有较强行业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掌握整车设计、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依托重点企业引导产业集聚,打造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依托长城汽车、保定长安客车(含长安汽车)、风帆电池等企业打造保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依托石家庄中博、中国中车、河北电机等企业打造石家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依托河北红星汽车、河北神州巨电动力电池、御捷车业等企业打造邢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依托上汽唐山客车、一汽凌源(曹妃甸)、唐山普林亿威电机等企业打造曹妃甸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依托北汽黄骅、沧州明珠等企业打造沧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依托衡水电机、河北海伟薄膜、河北敬众动力电池等企业打造衡水电动汽车核心部件产业基地;依托银隆新能源、河北洁神新能源、河北金力新能源等企业打造邯郸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同时引导研发、设计、检测、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机构向产业基地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制造与服务联动的空间布局。
客车。重点发展纯电动客车,支持石家庄中博汽车、保定长安客车(含长安汽车)、上汽唐山客车、广通汽车邯郸分公司、微风新能源等企业新能源客车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新车型开发,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客车整车技术和工业设计水平。引导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合资合作提升竞争力,把纯电动客车打造成河北省的优势产品。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客车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万辆,形成1至2家年产1万辆以上新能源客车企业,带动本地相关零部件配套产业快速发展。纯电动公交客车法规工况整车电量消耗量小于3.5kWh/100km.t。
乘用车。重点发展纯电动轿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SUV乘用车,支持长城汽车以智能变速器项目、动力电池项目和年产50万套电机及电机控制器项目为依托,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开展全新底盘新能源乘用车整车设计,加快产品市场投放和批量生产,进一步掌握电池系统、控制系统方面核心技术,超前开发新能源智能汽车;支持红星汽车以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及配套高能量密度电池项目为依托,加快电动四驱技术、轻量化车身技术、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动电动无人驾驶汽车研发。推进北汽黄骅、承德比亚迪、御捷汽车新能源项目建设,优化产品结构,打造优势产品。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能力达到年产35万辆,形成2家年产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整车企业,并带动本地相关零部件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典型小型纯电动乘用车法规工况电耗小于12.8kWh/100km.t。
专用车。重点发展物流、观光、环卫、市政、教练培训等领域专用车,支持保定长安客车(含长安汽车)、中兴汽车等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项目,打造在国内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重点产品。支持御捷车业、肥乡远达等企业加快开发电动专用车新产品,拓展新领域。推动新能源专用车向技术含量高、专用功能强、特色品种多的方向发展。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专用车生产规模超过10万辆,形成2-3家年产3万辆以上新能源专用车的生产企业。
二、河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
(一)《河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到2020年:全省累计推广应用各类新能源汽车30万辆,11个市、定州、辛集和主要县城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全覆盖,逐步构建绿色公共交通体系,为减少碳排放量作出贡献。充电设施满足需求。
优先在公交车、出租车、城市物流等领域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2016-2019年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应分别达到50%、60%、70%、80%。
(二)《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
到2020年,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和定州、辛集市使用比例达到80%。港口、机场、铁路货场等新增或更换作业车辆主要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
到2020年,全省累计推广应用各类新能源汽车30万辆(标准车),建设充电站1970座、充电桩65625个;石家庄市建成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车。
三、河北省充电基础设施市场政策规划
(一)《河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到2020年:在全省建设充电站1000座、充电桩10万个,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车站、大型公共服务场所等实现全覆盖。
(二)《关于加快全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到“十三五”末,全省建设充电站1970座,充电桩65625个。其中,公用充电站1533座,充电桩25730个;专用充电站437座,充电桩39895个。
(三)《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
到2020年,全省建设充电站1970座、充电桩65625个。